汽車業發展思路正轉向“國內收縮、國外促銷”
中國汽車銷量轉冷之際,汽車出口卻風景獨好。今年前4個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超過56%。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左延安表示,“十二五”期間自主品牌在國際市場將有大作為。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4月,汽車企業出口6.75萬輛,環比增長7.09%,同比增速為69.74%。今年1月-4月,中國汽車出口達22.54萬輛,同比增長56.72%。鑒于合資企業出口受到外方限制,中國未來出口的主力軍仍為自主品牌車企。奇瑞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江淮汽車和東風汽車出口銷量居前五名,分別出口4.11萬輛、2.80萬輛、2.18萬輛、2.06萬輛和1.85萬輛,同比增幅超過30%;五家出口總量占比達到57.7%。不過,除了質量外,制約中國車企進軍海外的另一個因素就是營銷和服務網絡建設的滯后。有報道稱,未來各主管部門或有意推動自主品牌汽車出口。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產業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采取積極措施,推動汽車出口。知情人士透露,商務部有意扶持幾家龍頭汽車企業,在國外進行營銷網絡試點工程,通過建立營銷網絡來提高品牌形象,最終打造中國汽車出口的體系競爭力。此外,商務部有意規范出口秩序,提高出口資質的門檻。在我們看來,由于限購、優惠政策退出,以及過去兩年高增長帶來的購買力透支等因素,今年汽車業在國內的銷售可能出現負增長。而各大車企擴張產能的趨勢又日益明顯,產銷壓力之下,推動汽車出口就成為一個必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