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文山9月8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通訊員楊璽)近日,記者從云南深化愛民固邊戰略暨創建平安邊境總結推進會獲悉,云南實施愛民固邊10年來取得明顯效果,相關服務“一帶一路”經驗做法受到中央及省市肯定。近期,云南省省委書記李紀恒同志批示:十年愛民固邊,久久為功見效,思路清晰、措施扎實、精神可嘉。希望再接再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走出國門的“國禮”版畫
中越邊境馬關縣仁和鎮花果山腳下,一塊醒目的“中國十大民間藝術之鄉——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村歡迎你”的牌子引人駐足。
“前些年,村子里治安不穩定,現在人心思定,人心思富了,大多數村民又恢復農閑刻版畫的傳統。”阿峨新寨村黨總支書記龍子定說。
阿峨新寨毗鄰中越邊境,村民以壯族為主,這里素有創作版畫的傳統。為鼓勵村民保留版畫創作傳統,仁和邊防派出所通過協調,對阿峨新寨農民版畫給予支持,引導村民成立了“支部+協會”的阿峨新寨版畫協會黨支部,還主動幫助解決協會發展中遇到的項目、資金、活動場所等問題。
與此同時,為幫助壯族同胞提高版畫創作水平,邊防官兵多次邀請文山學院、馬關縣文化館的專業教師進村現場培訓指導。通過幫扶,版畫的品位和價值得到明顯提高,村民們的版畫作品在各類比賽中屢獲大獎。
據了解,阿峨新寨的20幅壯族農民版畫還在2009年7月被外交部選定為國禮,贈送給意大利等國家領導人。從此壯族農民版畫作品暢銷海內外,群眾收入也不斷增加。
感動國門30年的愛民曲
李大爺名叫李國才,現年81歲,家中無一親人,因肢體殘疾入院25年。2002年12月28日深夜,李大爺突發腦血栓,邊防官兵們連夜冒雨將他送到醫院。由于送救及時,李大爺脫離了生命危險。事后,他經常拉著官兵的手說:“是你們救了我的命。”
2002年12月29日:“昨天深夜,李大爺突發腦血栓,邊防官兵連夜將他送到醫院。經過搶救,李大爺脫離了生命危險。”——摘自《敬老功德簿》
馬關縣小壩子鎮敬老院始建于1985年,建院伊始,文山邊防支隊小壩子邊檢站和小壩子邊防派出所就主動與敬老院結成對子進行幫扶。
31年來,邊防官兵們的大愛義舉都被保育員梅祖英記錄在《敬老功德簿》上。這本微微泛黃的記錄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記滿了一筆筆和邊防官兵們有關的“愛民賬”,每一筆賬,都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小壩子敬老院除孤寡老人,還有兩名特殊的主人,他們分別是現年23歲的李燕美和18歲的盧興祥。
李燕美3歲那年,母親拋下父親和她,另嫁他鄉,11歲時,父親又因重病去世,她成了無人照管的孤兒。2006年3月,小壩子邊檢站和邊防派出所官兵在走訪中了解到李燕美的情況后,紛紛向她伸出援助之手。2011年8月,李燕美考入云南農業大學,邊防官兵為她設立了“關愛專項基金”,發動社會愛心人士慷慨解囊,幫助她完成學業。
據統計,31年以來,邊防官兵先后向敬老院送去慰問金9萬余元、肉食5700余公斤、大米10200余公斤、衣物2670余件、藥品1750余盒。由于多年愛民固邊,小壩子邊境檢查站曾先后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被公安部表彰為“全國模范邊防站”。
“陽光早市”架起“大通關“
“每天早上從打洛口岸出境到緬甸的邊民成倍增加,駐守口岸的邊防官兵主動跟進服務,開通陽光早市”,為出入境互市邊民提前開關,簡化出入境手續,幫助我們快速通關,天氣好的話每天至少多賺200多元。“打洛口岸,一個菜商美滋滋地說。
中緬邊境打洛口岸出入境通道上,打洛邊防檢查站為中緬兩國互市邊民特別開放一條綠色通道,為當地群眾增收創造條件。長期以來中緬邊民貿易往來十分頻繁,以前打洛口岸是早上八點開關,大部分互市邊民到達緬甸后,一些鮮活農產品已不太新鮮,很難賣出。針對這一情況,打洛邊防檢查站為互市邊民專門開通“便民互市綠色通道”,開關時間由原來每天早上八點提前一個半小時,每天早上六點半就為互市邊民開關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6年1月開通“陽光綠色早市通道”以來,越來越多當地群眾都參與到互市中,“陽光綠色早市通道”每年服務互市邊民達48000多人次,幫助當地群眾每年增收400余萬元。截止日前,云南邊防總隊在8000里邊境一線共推出了43條便利通關新舉措,打通“最后一公里”,全力助推 “一帶一路”大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