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的風向變了!2月初,國外客戶還忙著向浙江外貿企業確認:能否按期發貨?可到了3月,成了浙江企業向國外客戶再三確認:能正常收貨嗎?新的訂單還下嗎?
  隨著疫情在境外不斷擴散,其影響也越來越多地傳導到國內,外貿企業可謂首當其沖。而作為外向型經濟大省,浙江經濟去年的外貿依存度達49.5%,高于全國12.1個百分點,受疫情影響的程度不容小覷。就此,記者采訪了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明文彪、浙江省商務研究院院長蘭健、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先海等浙江省外貿領域相關專家。
  市場瞬息萬變
  難以獨善其身
  問:從復工復產之初的趕著生產,到如今客商臨時取消訂單,甚至有企業在出運產品前被緊急叫停……短短一個月,國際貿易環境出現劇烈波動。如何看待眼下的外貿形勢?
  明文彪:這反映了疫情形勢變化帶來的供需結構變化。中國半數以上工業品的產能居全球第一,是全球產業鏈和供給鏈的重要發動機。可以說,世界經濟高度依賴中國,中國產能也高度依賴世界。
  前兩個月,全球商品貿易總體供小于求,復工復產趕訂單自然成為緊迫任務。而現在的情況剛好相反,因疫情快速蔓延,境外需求銳減,而我國的產能已基本恢復,開始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外貿企業也就從趕訂單變成了丟訂單。
  蘭健:總體而言,歐美疫情對浙江省外貿的影響程度,取決于其持續時間。若各國能夠吸取中國經驗,及時制止疫情在更大范圍的蔓延,對全球的影響有限;若疫情失控,將導致世界經濟遭受重挫,全球化面臨倒退風險。
  黃先海:浙江與歐美國家的經濟高度相互依存,這些地區疫情蔓延,浙江自然也難以獨善其身。在手訂單被部分取消,這只是境外疫情對浙江經濟影響的一個方面。接下來,企業到境外參展、接單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目前大量原本要在歐洲舉辦的專業展會都因疫情被取消或延期,這增加了企業拓展市場的難度。同時,疫情還導致海運、航班調整,國際物流成本隨之大幅上漲,也增加了企業履約成本。
  調整市場戰略
  擁抱新業態
  問:一些外貿企業反映,目前國外訂單正從過去的年度單、季度單變為短單、應急單;同時,訂單金額也隨之下降,大單越來越少,接到的新訂單以小單居多。企業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
  黃先海: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性增大,必然倒逼一些外貿企業向國內市場轉移,畢竟中國1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有著巨大的潛能。因此,有關部門要加大力度刺激國內消費市場,有序引導有條件的外貿企業轉向開拓國內市場,實施內外貿一體化,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國外訂單減少帶來的損失。
  明文彪:對外貿企業而言,要做好貿易訂單的適當調整。現在疫情最嚴重的區域在歐美,亞洲、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相對較輕,可以對訂單區域進行適當轉移。同時,考慮到小單、散單增多的實際,可以考慮運輸方式的調整,比如外貿企業可以探索共享集裝箱模式,減少空箱成本。
  蘭健:要發揮浙江省數字經濟優勢,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例如跨境電商出口等。同時,充分利用線上會展平臺,為重點疫區市場的外貿企業提供在線交易磋商服務,積極促成海外新增訂單。
  強化政策供給
  實施靶向扶持
  問:隨著一批外貿訂單被取消,一些企業面臨產品積壓的風險,資金壓力增加。針對這種現象,政府、金融機構應該采取哪些舉措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黃先海:針對國內疫情,前期浙江省已經出臺了一批外貿專項貸款。對國外疫情的影響,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研究分析,推出更有針對性的金融支持政策。
  蘭健:針對一些訂單被臨時取消或出運后遭拒收的情況,要加強保險產品創新,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的作用。同時,積極開展“政府+銀行+保險”合作,擴大保單融資規模,鼓勵企業積極向保險機構購買貨幣匯率保險。
  此外,為了加強政策供給的及時性,各級商務部門要及時更新企業在手訂單、新增訂單的實時情況,掌握當前企業境外參展的接單情況。
  明文彪:保訂單重要,穩企業更重要。
  要精準施策、靶向扶持,綜合利用財稅、金融、退稅、信保等手段穩定外貿企業信心,特別是要進一步擴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加大對外貿企業的風險保障力度。
  機遇挑戰并存
  加碼內需市場
  問:有企業認為,在國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第一季度或將迎來一波大的市場行情。但也有企業表示,此輪境外疫情影響將遠超之前的非典疫情,許多企業連生存都是問題。應該如何看待?
  明文彪:從目前的情況看,疫情不論是影響范圍、擴散速度還是傳導的鏈條,都已經超過非典,美股10天4次熔斷更是聞所未聞,這注定成為一個影響世界歷史的大事件。
  實際上,對未來市場行情的走勢判斷,從根本上取決于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判斷。我個人還是比較樂觀的。預計二季度后經濟就會明顯恢復,帶動各類資產價格上漲。疫情階段數字經濟的逆勢上揚以及疫情后新基建的撬動,都是指向未來的。
  蘭健:危與機永遠是共存共生的。對于浙江產業發展來說,疫情的確帶來了挑戰,但也未嘗不是一次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契機。
  政府要積極鼓勵浙江省制造業企業尋求國內相關產業鏈合作方,逐步實現產業鏈本土化、集群化,減輕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同時,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充分發揮阿里達摩院、之江實驗室的作用,加快培育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化解由于應急事件導致的“卡脖子”技術風險,緊急填補各國在浙江省細分產業上的缺口,實現供應替代。
  黃先海:對于企業來說,現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挺過去、“活下來”。而作為政府,除了增加金融、專項政策等支持,還要更多地分享中國抗疫期間總結的經驗,為其他國家抗擊疫情提供幫助。對浙江來說,幫助他人也是在幫助自己,是在為外貿企業的生存“搶時間”!
  具體來說,浙江要加大防疫物資生產,調動剩余生產力加緊生產防控物資,在國內疫情逐漸平息的情況下做好出口準備。同時,運用大數據建立醫療國際共享機制,與各國分享和交換當前疫情發展狀況、防疫經驗以及重大發現。(記者 翁杰 夏丹 通訊員 陳頻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