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浙江工業經濟經歷了一季度“高開”,二季度“穩走”,三季度“繼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在關鍵性改革的不斷推進下,企業家對經濟形勢的預期更加樂觀,信心不斷增強。
對未來的信心首先體現在投資力度的提升上。今年以來,浙江投資增速穩步回升。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23206億元,同比增長9.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13490億元,同比增長15.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4個百分點;浙商回歸到位資金3737億元,同比增長42.7%;實際利用外資919億元,同比增長13.7%,更提前完成了“五年五千億”目標。
企業信心還體現在一系列預期指數上。“今年以來,企業景氣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已連續多月保持上揚態勢。”浙江省統計局總統計師王美福說。
“走出去”步伐更堅定
企業有著最敏銳的市場嗅覺,今年以來,國內外市場的復蘇可謂是企業信心的主要來源。
“與前兩年的外貿寒冬不同,今年前三季度,以美國為代表的傳統市場溫和復蘇,‘一帶一路’、金磚國家等新興市場加快增長,國際市場需求總體回暖,使得浙江進出口回穩向好勢頭不斷鞏固。”杭州海關統計專家介紹。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14.4%,對歐盟出口同比增長9.1%。而在新興市場方面,前9個月浙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4607.6億元,同比增長9.1%,進口1216.1億元,同比增長48.8%。
在這一復蘇態勢下,企業積極性不斷提高,“走出去”步伐更為堅定。今年8月,華立集團布局墨西哥的北美華富山工業園正式動工,建成后預計將吸納百余家中資企業和世界各地企業投資建廠,為當地提供兩萬個就業崗位;今年9月,巨石集團位于埃及的4萬噸高性能玻璃纖維產能項目正式投產,將進一步提升巨石的產品供應能力和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效益……
在內需方面,前三季度,浙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66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電子商務大省,前三季度浙江網絡零售額8613億元,同比增長35.9%,省內居民網絡消費4430億元,同比增長34.6%。
改革激活發展潛力
改革帶來信心,今年以來,浙江各重點領域改革的有效推進,使得經濟增長潛力得到有效挖掘,激發了企業積極性。
今年以來,“中國制造2025”扎實推進,寧波市、湖州市全面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杭州市積極爭取“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余杭、余姚、諸暨等6個“中國制造2025”縣級試點示范持續深化,企業未來發展有了發力方向。
浙江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扎實推進。省經信委重點監測企業三季度問卷調查顯示,對下季度生產預期持肯定評價的企業占比達94.9%,比上半年提高2.3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浙江高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5.6%、11.1%、11.5%,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家向中高端邁進的信心。
近期在北京舉行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展出的LHD聯合動能海洋發電項目,成為引人注目的創新浙江元素。LHD聯合動能海洋能大型實驗室總工程師林東說:“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目前我們正在研發總裝機10兆瓦的項目,加快向產業化邁進,有信心在未來打造一個全新的萬億級產業。”
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今年以來,浙江企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也為企業再投資、再生產帶來了動力。
“降成本”“去產能”扎實推進,省政府出臺的85條企業減負降本政策,前三季度共計為浙江企業降低各類負擔和成本920億元,為企業生產經營減輕了負擔,更能騰出手來提質增效。同時,1月至9月,浙江淘汰落后產能涉及企業1509家,整治“低小散”“臟亂差”企業14500家,處置僵尸企業327家,市場競爭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讓企業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營商環境的提升。緊扣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標,浙江已全面部署在線審批監管平臺2.0版,更已形成了投資項目全流程審批事項標準清單。
今年以來,浙江加快打造高質量外資集聚地,全面落實國家放寬服務業、制造業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的政策,鼓勵八大萬億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利用外資,加快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浙江在線記者 陳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