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11月2日,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改革試點動員大會在杭州召開,浙江探索院所改革的步伐不斷加速。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以下簡稱“省水科院”)是浙江一家主要從事河口海岸、防災減災、水資源水環境等工作的省級科研院所,2011年,還新增了“浙江省海洋規劃設計研究院”的牌子。早在今年8月,省政府正式批復《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規劃設計研究院)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9月,省科技廳和財政廳已聯合印發實施。
《方案》中涉及組織機構管理、運行機制、人才發展機制等多項內容,將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供經驗。
將實行理事會制度
強化“管辦分離”
根據《方案》,在組織機構管理方面,省水科院將在單位公益屬性保持不變的基礎上,探索建立理事會制度。理事會由政府主管部門、院內外行業專家、職工代表等組成,負責水科院的發展規劃、財務預決算、重大業務、章程擬定和修訂等決策事項,并監督水科院的運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強化公益屬性,推進管辦分離。省水科院院長葉永棋水科院說:“以前,水科院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主要是主管部門垂直管理。實行理事會制度是推進‘管辦分離’的重要途徑,使院所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發揮作用,讓政府、院所和企業等單位的創新需求形成有機統一。”
此外,根據《方案》,省水科院還將深化科研體制改革,打造科研集團。目前,省水科院主要有浙江廣川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和杭州定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兩家院屬企業。在這方面,葉永棋介紹:“我們將探索成立混合所有制企業或對現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造,鼓勵院屬企業建立新型研發機構,推動符合條件企業上市。”
科研人員薪酬將上不封頂
只與實際貢獻掛鉤
在備受關注的人事、薪酬等方面。《方案》確定,省水科院將探索建立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人事管理制度。制定以實際貢獻為評價標準的薪酬分配制度。
葉永棋說:“科研人員的薪酬沒有封頂的規定,只跟實際貢獻掛鉤,希望最大程度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同時,《方案》中還有不少關于落實創新創業政策,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內容。《方案》明確,建立依法依規適度兼職兼薪管理制度。明確科研人員經自主申請、單位同意后,可依法依規至企業和其他科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等兼職并取得合法報酬,或離崗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等創新創業活動。
“浙江省已經有相關政策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創新,我們也在推行這項工作。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創新將可保留相應職務待遇不超過5年。”葉永棋說。
此外,水科院還將建立高層次人才收入分配傾斜制度;探索股權等中長期激勵機制。葉永棋表示:“這些做法,就是為高級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和培養創造條件,促進院所創新創造、成果轉化和為社會服務。”
力爭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將為全省科研院所改革積累經驗
根據《方案》,省水科院改革試點的主要目標為,力爭至2020年,年獲獎成果及知識產權數達到70項以上,年合同額達到7億元以上,總資產達到10億元以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碩士學歷)科技人員達到600人以上,綜合實力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創造條件推動科研集團部分上市。
記者了解到,目前,水科院有各類在崗職工1300余人;其中超過1000人為科學技術人員,副高級別以上人員達到200多人。近十年,省水科院先后為省內外的9248個項目提供決策咨詢、專題研究、規劃設計等技術服務,累計合同額達33億元。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省水科院為改革試點奠定了基礎。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浙江省科技廳副廳長孟小軍認為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他說:“科研院所體制改革是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題中之義。推進省水科院的改革試點,是激發院所活力、實現更好發展的內在要求,將為全省科研院所改革積累經驗。”(浙江在線記者 曾楊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