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明確了高空拋物責任調查由公安機關承擔。這一城市上空的“痛”如何有效破解?近日,杭州市蕭山區聞堰街道相墅花園在網上走紅,當地派出所打造的“智安小區”,設置20多路“仰望”的智能攝像頭,自動捕捉高空拋物軌跡,讓處置糾紛得以有據可查。“‘智慧+治理’模式不僅減輕了基層民警的負擔,也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區分局聞堰派出所社區民警傅曉飛說。

  去年以來,杭州市公安局以“智慧+治理”的理念,積極構建現代警務模式,以“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為抓手,大力提升基層治理的智慧化、信息化。去年,杭州群眾的安全感滿意率達到97.53%,為杭州平安建設考核成績躍居全省榜首奠定了扎實基礎。

  群防群治、共建共享是“楓橋經驗”的內涵,也是杭州公安在基層基礎工作中的一大法寶,如今它被賦予“智慧”的內核。6月11日,四季青派出所接到一起因消費產生的糾紛類警情,綜合指揮室綜合研判后,通過“四季青在線融平臺”在線上派單給資深“老娘舅”志愿者柳成棟,經過一番調解,當事者在電子調解協議上簽字言和。“我們將街道、職能部門、網格員、企事業單位、志愿者等力量納入到同一平臺,在線分流非警務類警情,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四季青派出所教導員陳笠說。

  近年來,杭州公安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四平臺”,推動“矛盾共調”,并在73個治安較為復雜、人口密度較大區域的派出所,發動組建了“公民警校”、“武林大媽”、蕭山“物聯會”等101個平安類社會組織,與相關職能部門等建立線上線下聯動機制,組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共同體。

  基層是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又是服務群眾的第一級平臺。余杭區良渚街道有一個被群眾稱為“解憂雜貨鋪”的社區警務站。“別看地方不大,卻是目前杭州功能最強大的基層警務站。”社區民警俞志軍說,外來人口辦證、出租私房申報、戶籍代辦等公安基礎業務可以一站式智慧化辦理。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杭州公安不僅實現了144個民生事項“一證通辦”、71個民生事項全程網辦、44個事項“掌上辦”,還通過權力下放、警務下沉、“機器換人”等舉措,大力推動“就近辦”,其中率先在全國省會城市實現50項戶籍業務全城通辦,每年受理業務量就達2.6萬余件。“接下來,我們將緊扣‘基層基礎提升年’工程,持之以恒抓基層、打基礎,走出一條治理現代化之路。”杭州市公安局基層基礎管理支隊支隊長葉紅說。 (記者 李攀 通訊員 傅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