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鄉(xiāng)村之聲 > 鄉(xiāng)土鄉(xiāng)情
樂陵小棗
2013-01-06 08:39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中廣網北京1月6日消息 中國鄉(xiāng)村之聲《鄉(xiāng)土鄉(xiāng)情》專稿:幾千年以前,這里還是一片茫茫的淺海。到了四千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時代,一條奔騰咆哮的黃河夾帶著大量泥沙,不斷的把這里淤積成陸地,形成了現在的魯西北黃河沖積平原。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fā)展,這里崛起了一座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古城。五千多年的悠久歲月,這里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跡,也記載了后羿射日的神話;這里曾是“少康中興”的舞臺,更是一代理學家董仲舒孜孜求學的所在。這就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明清以來素有“神京門戶”、“九達天衢”之稱的文化名城----德州。
德州,位于黃河之濱、冀魯交界,鐵路、公路縱橫交錯,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美譽,是北京的南大門。黃河與運河共同締造了這座城市,亙古不息的滔滔黃河,浸潤了這片土地的滄桑與厚重。縱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恢弘如史詩般壯麗激蕩,又賦予了這個北方小城的繁榮與靈秀。
在這里,處處是綠色與自然、生態(tài)與建筑的親密對話,時時洋溢著時代文明賦予的溫馨與靜謐。位于城市中心的文化廣場猶如寬敞的城市客廳彰顯著小城的好客與從容,碧波蕩漾的明月湖的給小城平添了幾分活力與靈性。
德州歷史悠久、地靈人秀。是大汶口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秦漢以來一直為歷代郡、州、府、縣治所,明清時期是全國33個工商業(yè)大城市之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現存禹王亭、秦漢墓群、東方朔畫贊碑、蘇祿國東王墓等眾多歷史古跡。
這就是樂陵紅棗的產地——山東德州市。風味獨特,香甜味美的樂陵紅棗,它承載著歷史的印記,隨著運河的水脈、火車的轟鳴香飄海內外。
在廣袤的黃河沖積平原上、在美麗的渤海之濱,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一望無際的棗林宛如一塊綠色的錦緞綿延一百多里。這就是被稱為“中國金絲小棗之鄉(xiāng)”的——德州樂陵。
樂陵金絲小棗的栽培始于商周,興于魏晉,盛于明清,繁于今朝,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北魏時期,樂陵小棗已小有名氣,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記載:“青州有樂氏棗,豐肌細核,膏多肥美,為天下第一。” 清朝初期,樂陵更成為 “斗地打石糧、一年頂三秋”的風水寶地。詩人吳泰龐詩中寫道:“六月鮮荷連水碧,千家小棗射云紅”,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當時樂陵棗樹栽培的盛況。
嬌貴的金絲小棗,受土壤、水肥、氣候等因素所限,苛刻地選擇著自己的立命之土,把幸運的根須扎向樂陵大地。樂陵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qū),4—10月份棗樹生長季節(jié)天氣溫熱,日照充足,雨量適中,且分布均勻,是我國栽培金絲小棗的最佳氣候區(qū)。
樂陵金絲小棗皮薄質細、核小肉厚,鮮吃甜脆可口;晾曬之后,更加甜美。用手掰開可以拉出1-2寸長的縷縷金絲,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故稱之為“金絲小棗”。
據中國營養(yǎng)協(xié)會專家測定,樂陵小棗每百克含蛋白質1.5克,含維生素C700毫克,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及鈣、鈉、鉀、鐵、鋅等微量元素。硒含量特別豐富,是人體的最佳吸收量,具有極強的營養(yǎng)保健功效,因而樂陵”金絲小棗”被譽為“百果之王”、“活維生素丸”。
在樂陵,有“一日吃仨棗,終年不見老”之說。因此,樂陵的長壽老人多,素有“老人之鄉(xiāng)”的美譽。棗在樂陵人民心中是吉祥與幸福的象征,為禮儀慶典上的必備之物。在新婚夫婦的床頭被角放上幾顆棗和栗子,取其諧音“早立子”,以求早生貴子,多子多福。
2003年,樂陵市聘請中國林科院專家,對轄區(qū)內棗樹進行樹齡鑒定,結果顯示,目前,該市百萬畝棗林中有千年以上古棗樹3800多株,樹齡800年以上6500余株,500年以上古棗樹12000多株。如此大規(guī)模的千年棗樹森林,全國僅有,世界罕見。
近年來,樂陵市依托渾然天成的棗林風光,充分挖掘具有深厚底蘊的棗文化資源,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建成五十萬畝棗林游覽區(qū),開發(fā)了“母子樹”、“棗都碑”、“百棗園”、“結義園”、“名人園”、“觀光塔”等10多處旅游景點,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全國最大千年原始人工結果林”、“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山東省自駕游示范點”、“山東省旅游攝影創(chuàng)作基地”。
棗園里,春華秋實,四季如畫。春賞棗鄉(xiāng),花香蜂繞,一幅古典中華生機盎然的景象;夏觀棗林,碧海綠濤,一派平原大地原始森林的風貌;秋進棗園,綠葉紅果,伸手便可摘到,張口便可吃到,就是躺在地上,微風吹過,小棗也會碰到你的鼻子,劃過你的眼睛,掉進你的嘴里;冬游棗城,古樹虬枝,蒼茫剛勁,盡顯堅韌不拔、剛強不屈的個性。秋霧冬雪之后,披銀掛玉,詭異的形態(tài)令人叫絕。
“遍野繁枝垂瑪瑙,四鄉(xiāng)宏韻唱清平”。從1988年開始,樂陵市連續(xù)22年舉辦金絲小棗文化節(jié),以棗為媒,展示城市魅力,廣交四海賓朋。如今的樂陵,被列入“黃三角高效生態(tài)經濟區(qū)”國家戰(zhàn)略區(qū)域,千年金絲小棗將在“高效生態(tài)”的大旗下再次煥發(fā)新的生機。
樂陵金絲小棗的栽培始于商周,興于魏晉,盛于明清,繁于今朝,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北魏時期,樂陵小棗已小有名氣,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記載:“青州有樂氏棗,豐肌細核,膏多肥美,為天下第一。” 清朝初期,樂陵更成為 “斗地打石糧、一年頂三秋”的風水寶地。詩人吳泰龐詩中寫道:“六月鮮荷連水碧,千家小棗射云紅”,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當時樂陵棗樹栽培的盛況。
嬌貴的金絲小棗,受土壤、水肥、氣候等因素所限,苛刻地選擇著自己的立命之土,把幸運的根須扎向樂陵大地。樂陵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qū),4—10月份棗樹生長季節(jié)天氣溫熱,日照充足,雨量適中,且分布均勻,是我國栽培金絲小棗的最佳氣候區(qū)。
樂陵金絲小棗皮薄質細、核小肉厚,鮮吃甜脆可口;晾曬之后,更加甜美。用手掰開可以拉出1-2寸長的縷縷金絲,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故稱之為“金絲小棗”。
據中國營養(yǎng)協(xié)會專家測定,樂陵小棗每百克含蛋白質1.5克,含維生素C700毫克,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及鈣、鈉、鉀、鐵、鋅等微量元素。硒含量特別豐富,是人體的最佳吸收量,具有極強的營養(yǎng)保健功效,因而樂陵”金絲小棗”被譽為“百果之王”、“活維生素丸”。
在樂陵,有“一日吃仨棗,終年不見老”之說。因此,樂陵的長壽老人多,素有“老人之鄉(xiāng)”的美譽。棗在樂陵人民心中是吉祥與幸福的象征,為禮儀慶典上的必備之物。在新婚夫婦的床頭被角放上幾顆棗和栗子,取其諧音“早立子”,以求早生貴子,多子多福。
2003年,樂陵市聘請中國林科院專家,對轄區(qū)內棗樹進行樹齡鑒定,結果顯示,目前,該市百萬畝棗林中有千年以上古棗樹3800多株,樹齡800年以上6500余株,500年以上古棗樹12000多株。如此大規(guī)模的千年棗樹森林,全國僅有,世界罕見。
近年來,樂陵市依托渾然天成的棗林風光,充分挖掘具有深厚底蘊的棗文化資源,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建成五十萬畝棗林游覽區(qū),開發(fā)了“母子樹”、“棗都碑”、“百棗園”、“結義園”、“名人園”、“觀光塔”等10多處旅游景點,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全國最大千年原始人工結果林”、“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山東省自駕游示范點”、“山東省旅游攝影創(chuàng)作基地”。
棗園里,春華秋實,四季如畫。春賞棗鄉(xiāng),花香蜂繞,一幅古典中華生機盎然的景象;夏觀棗林,碧海綠濤,一派平原大地原始森林的風貌;秋進棗園,綠葉紅果,伸手便可摘到,張口便可吃到,就是躺在地上,微風吹過,小棗也會碰到你的鼻子,劃過你的眼睛,掉進你的嘴里;冬游棗城,古樹虬枝,蒼茫剛勁,盡顯堅韌不拔、剛強不屈的個性。秋霧冬雪之后,披銀掛玉,詭異的形態(tài)令人叫絕。
“遍野繁枝垂瑪瑙,四鄉(xiāng)宏韻唱清平”。從1988年開始,樂陵市連續(xù)22年舉辦金絲小棗文化節(jié),以棗為媒,展示城市魅力,廣交四海賓朋。如今的樂陵,被列入“黃三角高效生態(tài)經濟區(qū)”國家戰(zhàn)略區(qū)域,千年金絲小棗將在“高效生態(tài)”的大旗下再次煥發(fā)新的生機。
樂陵金絲小棗的栽培始于商周,興于魏晉,盛于明清,繁于今朝,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北魏時期,樂陵小棗已小有名氣,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記載:“青州有樂氏棗,豐肌細核,膏多肥美,為天下第一。” 清朝初期,樂陵更成為 “斗地打石糧、一年頂三秋”的風水寶地。詩人吳泰龐詩中寫道:“六月鮮荷連水碧,千家小棗射云紅”,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當時樂陵棗樹栽培的盛況。
嬌貴的金絲小棗,受土壤、水肥、氣候等因素所限,苛刻地選擇著自己的立命之土,把幸運的根須扎向樂陵大地。樂陵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qū),4—10月份棗樹生長季節(jié)天氣溫熱,日照充足,雨量適中,且分布均勻,是我國栽培金絲小棗的最佳氣候區(qū)。
樂陵金絲小棗皮薄質細、核小肉厚,鮮吃甜脆可口;晾曬之后,更加甜美。用手掰開可以拉出1-2寸長的縷縷金絲,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故稱之為“金絲小棗”。
據中國營養(yǎng)協(xié)會專家測定,樂陵小棗每百克含蛋白質1.5克,含維生素C700毫克,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及鈣、鈉、鉀、鐵、鋅等微量元素。硒含量特別豐富,是人體的最佳吸收量,具有極強的營養(yǎng)保健功效,因而樂陵”金絲小棗”被譽為“百果之王”、“活維生素丸”。
在樂陵,有“一日吃仨棗,終年不見老”之說。因此,樂陵的長壽老人多,素有“老人之鄉(xiāng)”的美譽。棗在樂陵人民心中是吉祥與幸福的象征,為禮儀慶典上的必備之物。在新婚夫婦的床頭被角放上幾顆棗和栗子,取其諧音“早立子”,以求早生貴子,多子多福。
2003年,樂陵市聘請中國林科院專家,對轄區(qū)內棗樹進行樹齡鑒定,結果顯示,目前,該市百萬畝棗林中有千年以上古棗樹3800多株,樹齡800年以上6500余株,500年以上古棗樹12000多株。如此大規(guī)模的千年棗樹森林,全國僅有,世界罕見。
近年來,樂陵市依托渾然天成的棗林風光,充分挖掘具有深厚底蘊的棗文化資源,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建成五十萬畝棗林游覽區(qū),開發(fā)了“母子樹”、“棗都碑”、“百棗園”、“結義園”、“名人園”、“觀光塔”等10多處旅游景點,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全國最大千年原始人工結果林”、“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山東省自駕游示范點”、“山東省旅游攝影創(chuàng)作基地”。
棗園里,春華秋實,四季如畫。春賞棗鄉(xiāng),花香蜂繞,一幅古典中華生機盎然的景象;夏觀棗林,碧海綠濤,一派平原大地原始森林的風貌;秋進棗園,綠葉紅果,伸手便可摘到,張口便可吃到,就是躺在地上,微風吹過,小棗也會碰到你的鼻子,劃過你的眼睛,掉進你的嘴里;冬游棗城,古樹虬枝,蒼茫剛勁,盡顯堅韌不拔、剛強不屈的個性。秋霧冬雪之后,披銀掛玉,詭異的形態(tài)令人叫絕。
“遍野繁枝垂瑪瑙,四鄉(xiāng)宏韻唱清平”。從1988年開始,樂陵市連續(xù)22年舉辦金絲小棗文化節(jié),以棗為媒,展示城市魅力,廣交四海賓朋。如今的樂陵,被列入“黃三角高效生態(tài)經濟區(qū)”國家戰(zhàn)略區(qū)域,千年金絲小棗將在“高效生態(tài)”的大旗下再次煥發(fā)新的生機。
編輯:劉思思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