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8日消息(記者李偉民)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中國農村養老高峰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央和地方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圍繞我國農村養老的現狀及未來應如何發展等話題進行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民政部專家委員會委員杜鵬在現場展示了詳實的統計數據圖表。根據圖表,杜鵬分析說:從年齡結構來看,當前我國農村和城市相比,農村居民的養老機構不健全,保障欠缺。
杜鵬:城市20—40歲人口比例遠大于農村。比較城市和農村,考慮到可持續發展,農村面臨的老齡化問題更加嚴重。
在分析老年人口的收入來源方面,杜鵬表示,由于農村沒有建立養老金制度,農村老年人的自我養老能力同樣堪憂。
杜鵬:依靠退休金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老年人,各個省份有明顯差別。靠養老金養老,城市比農村強,這是農村養老保障要著力解決的方面。
杜鵬認為,未來我國農村養老應該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并在全國推廣更多來自基層的有益的經驗。
杜鵬:農村養老有不充分、整體不均衡的問題,接下來要轉變發展方式,提高養老服務質量。養老和扶貧密切聯系,不僅需要硬件建設,還需要形成長期運行機制。在老齡社會治理前景下,從單純政府努力轉變為社會各方面力量的綜合參與。
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甄炳亮表示,民政部一直在制定和完善農村養老服務相關政策,包括對老年人關愛體系政策,以及農村敬老院、互助幸福院更新改造等。在介紹了多地的成功經驗之后,甄炳亮分析認為,未來解決我國農村養老問題的出路在于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有機結合。
甄炳亮:第一,應該社會力量唱主角。組織本地婦女、低齡老人,整合本地村醫各方面資源。第二,服務對象。為一般老人提供服務,失能老人政府兜底。第三,服務資金來源,享受者適當付費。同時需要社會各界支持,政府給予適當的獎補。第四,服務功能支持和互助,一定用到民間化力量,補充志愿化、公益化,令收支平衡并略有贏余。第五,政府要做到政策支持,降低門檻。各種證件辦理等應該降低門檻,給予一定的資金獎補,同時給予一定稅費優惠。
[責任編輯:孔明 王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