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1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農村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新藍海。這時候,一些打著“低收入高收益”旗號的互聯網公司,也拋出了誘餌,聽上去是投資,其實就是非法集資,讓農民防不勝防。
到底怎么分辨?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孫立武認為:
孫立武:近年來,隨著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農民不僅再單純滿足“手里有糧、心里不慌“的幸福感,也想嘗試著更高收益的投資方式。這給一些打著高收益幌子的非法集資提供了市場。當高收益的虛幻化成泡影,血汗錢打了水漂,許多人也只能在人去樓空的投資公司外哭天喊地,卻于事無補。
剛剛過去的春節,某地區的一家糧食企業表面上拖欠糧款,背后卻是涉及325戶農戶、涉案金額高達1.65億元的非法集資案件。因社會危害巨大,此事迅速占據各大媒體頭條,讓人唏噓不已。
現在農村非法集資為什么頻頻高發、屢禁不止?農民利益被肆意踐踏,給農村經濟穩定帶來挑戰。一心想通過投資發家致富的農民朋友們,這時候更要擦亮雙眼,在投資面前要更加地理性。
面對花樣百出的非法集資,只是提醒農民提高防范意識是遠遠不夠的。近幾年來,各地對非法集資打擊力度在不斷加大,非法集資行為也在不斷地改頭換面,花樣翻新,渠道越來越寬,涉及范圍越來越廣,隱蔽性和危害性也越來越大。同時,各部門監管缺乏聯動,在有些地區,沒有普遍設立銀監機構,對農村非法集資處置缺乏專門的牽頭單位,各個部門之間形成不了協調聯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非法集資的防范和打擊。
面對嚴峻的形勢,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非法集資的預防和打擊,包括加強宣傳和社會監督、完善法律法規、重點查處和處罰典型等等,加大對農村非法集資的整治力度,為建立農村良好的金融秩序奠定基礎。實際上,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首次提出要嚴厲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這也體現了中央對農村金融風險防控的重視。
整頓農村金融秩序,加快農村金融創新,是順應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要求,也是培育農村農業發展新動能的重要途徑。從個人層面講,農民朋友要始終摒棄“天上掉餡餅、賺小便宜”的思想,時刻保持“投資有風險,時刻要謹慎”的態度。當農民朋友擦亮雙眼,相關部門監管到位,農村非法集資的地盤就會逐漸縮小,以至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