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央一號文件系列報道:產業融合促增收
2016-01-30 07:56: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30日消息 (記者劉璐、實習記者劉燦)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近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這份文件題為《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全文約15000字,共分6個部分30條。
一號文件的內容包括: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推進農村產業融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領導。
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8份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我們首先帶大家了解一下,中央一號文件是在什么背景下產生的,它所代表的意義又是什么。
中央一號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現在已經成為中共中央重視農村問題的專有名詞。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連續五年發布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2004年至2016年又連續十三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三農”問題在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日前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按以往慣例,這討論稿經討論修改,正式形成了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
每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對于這一年以及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各方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們來看一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都講了哪些內容,對于當前我國“三農”事業發展呈現出的新矛盾、新挑戰,文件有哪些破題之策?老百姓又有哪些呼聲?一起來聽系列報道第一篇《產業融合促增收》。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大力推進農民奔小康,必須充分發揮農村的獨特優勢,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讓農村成為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加強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促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增強對農民增收的帶動能力。
寧夏中寧縣長山頭村南小芳,是遠近聞名的枸杞種植戶,作為一名樸實的勞動婦女,八畝多枸杞苗,十幾畝果樹,被她經營的井井有條。在她看來,近年來種枸杞收入不錯,但想要上規模,還需要發展深加工,延伸產業鏈。
南小芳:我現在就是開了一個淘寶店,然后進行大小顆粒的分離然后進行包裝,就覺使用這些能提高糧食的質量。然后有可能的話,價格漲幅大的話,就買一些加工設備,粗加工設備就是包裝,顆粒大小都是這個分離,然后分選機就是專門選擇枸杞的色度,黑色的和黑色的選在一起,顆粒大小就是大的和大的分在一起,開春后就把枸杞苗插上,到明年大約四十多畝土地全部全種成枸杞,計劃三年內要買粗加工的設備,安裝烘干房。
數據顯示,2015年,農民人均收入突破萬元大關,增幅連續第6年高于
GDP和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然而,農民收入不高且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隨著農產品價格下行和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乏力“雙碰頭”,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難度加大,而農業的一二三產業融合,解決了農民賣農產品價格過低的問題,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也有效拉動了農民增收。
李國祥:因為我們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現在,第三產業主要是市場增值這一塊,它把農產品首先能夠收購下來,這樣就解決了一部分農場品的賣難問題。同時農產品加工有很大的增值部分,有人形容,一塊錢的農產品生產出來,加工后可以增值到兩塊錢,到市場銷售有可能增值到三塊錢,這個就是一二三產業融合帶來的結果。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市場建設。健全統一開放、布局合理、競爭有序的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在搞活流通中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完善流通骨干網絡,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
湖北農民邢漢東家經營著一個山藥基地,種植有名的佛手山藥,并從事網絡農產品銷售。作為湖北黃岡十佳網商、武穴市農村電商首家服務站的負責人,老邢面對農產品物流電商的銷售卻存在一些困惑。
邢漢東:首先是農村及鄉鎮的快遞不發達,基本上大的鄉鎮上通了快遞,村組快遞是個盲區,而且鄉鎮快遞運費特別高,同時目前市縣一級冷漣物流還不具備,這對農產品的儲存、運輸都是一個挑戰。
作為一種新型的流通業態,近年來我國農村電商的發展,不但讓養在“深閨”里的農產品借助電商平臺更快地進入各地消費者視野,同時也解決了不少貧困地區的農產品賣難問題,有效增加了貧困戶收入。
但正如邢漢東所說,配送、標準化、冷鏈設施不完善、農村網絡基礎設施仍然落后等因素仍是農村電商“成長的煩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已經注意到當前制約農村電商發展主要因素,今后發展重點要放在為解決一些市場賣難和不劃算的關鍵問題,也是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中關鍵的一環。
李國祥:農村市場建設和農村設施建設主要是解決農產品賣難這個老大難的問題,通過流通設施建設,比如說過去農民賣農產品主要是通過經紀人來賣,未來我們可能通過電商,通過電商就會有快遞,這就涉及到一個物流配送以及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如果進一步看,新的狀態的產生保證農民可以把價格賣得更合理,產品的品質不會受到影響,銷售時間又會延長,這樣來說通過流通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說在一二三產業融合過程中使農民享受到了更多的增值,同時可以讓我們新的狀態更好的發展,通過這些也可以讓我們農民通過直接銷售的方式,宣傳,消費,買賣保證農產品的銷售,同時保證農場品的品質以及合理的價格。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完善農業產業鏈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業產加銷緊密銜接、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進農業產業鏈整合和價值鏈提升,讓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培育農民增收新模式。 鼓勵發展股份合作,引導農戶自愿以土地經營權等入股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
山東汶上崔修路是村里的創業青年,2012年創辦汶上縣汶香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場,到現在社員已經發展到1700多戶,合作社為社員提供平價的花費和作物種子,社員增加了收入,減少了投入。可最近,崔修路看好了一個新的項目——土地存貸。
崔修路:我們現在正在探索,開展盤活農村不動產土地這一項,試點非常成功,農民的土地沒時間耕種了,又不指望土地生存,可以把土地存入到我們土地信用社,我們土地信用社可以開展別的非農業務,回頭協調貸款,我們再一辦,現在已經做了幾個了,非常成功。現在已經解決了你的地不愿意耕種,長期不愿意耕種,那你把你的地存入到我們土地信用社,辦土地證,然后我們給你資金。
崔修路的想法,就是立足產業融合,鼓勵發展股份合作,引導農戶自愿以土地經營權等入股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通過三個產業聯合發展讓農民更多分享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值收益。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產業鏈與農民利益的聯結機制做了非常明確秩序的規定,那么,怎樣構建這個利益聯結機制呢?國務院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認為,國家要通過政策引導工商資本,履行社會責任。
葉興慶:就有很多途徑,比如說農民的土地可以入股發展農業的產業化經營,那么對農民的土地入股要實行保底分紅。通過這樣多種方式讓農民推動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的工商資本在利益分配上要有合理的分配,推進三產融合,構建利益聯結機制。把蛋糕做大就是通過三個產業融合使整個農業的市場技術專利進一步提高,在做大蛋糕的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也就是說讓第一產業的擔當者農民與第二三產業的經營者的工商企業之間有一個利益再分配的問題,盡可能的把利更多的讓給人民,這就要求二三產業的工商資本要履行社會責任。那么這個時候國家就應該通過政策引導工商資本對農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比如說通過財政金融,通過土地建設這方面的扶持讓工商資本有積極性去這么做。
編輯:洪越
關鍵詞:中央一號文件;解讀;產業融合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詞今年首次寫入了中央一號文件。曾剛認為,“一方面農業生產方式需從零散向集約轉變,另一方面農產業價格需從政府主導向由市場機制決定轉變,決定了農業結構性改革必須從需求端向供給端轉變。
2016-01-29 16:40:00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若干意見》(中發〔2016〕1號)文件精神,農業部日前印發《關于扎實做好2016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意見》,全面部署今年農業農村經濟重點工作。
2016-01-29 16:32:00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介紹,去年我國糧食產量12400多億斤,國內供求缺口約為400億到500億斤,必須通過國際市場進口一部分糧食。韓俊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還要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糧食的生產能力,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的積極性。
2016-01-29 16:32: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