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村食品安全問題屢屢被曝光,尤其是包圍校園的“五毛食品”,破損溢油的小包辣條、“傍名牌”的山寨食品、過期食品堂而皇之地涌進農村小賣部,安全隱患令人擔憂。這些“五毛食品”,很多沒有正規的生產廠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包裝上找不到食品質量安全標志、生產批號以及可食用日期。而且為了增加口味,這些零食被添加了大量的添加劑。長期食用這些食品,危害很大。
當前,農村成山寨食品集中地,重要原因在于,農村消費者辨別能力差、消費水平低、維權意識不強,加上自身的經濟條件所限,通常會選擇便宜的商品。購買時沒有意識檢查商標、廠家等信息,甚至保質期都不看,這在客觀上給假冒偽劣商品以可乘之機。同時,城區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相對較大,一些山寨食品紛紛“上山下鄉”,把農村當作傾銷地,這已成亟待關注的問題。
整治農村山寨食品刻不容緩。山寨食品不僅涉及商標侵權,更嚴重的是大多數山寨食品存在使用國家禁止添加或添加量超出正常范圍的物質、衛生條件不達標等問題,嚴重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因此,要加大對農村地區和城鄉結合部山寨食品的查處和打擊力度,絕不能讓農村市場淪為山寨食品泛濫的法外之地。
第一,應加強基層食品監管執法隊伍建設,以農村批發市場、集貿市場、中小學及周邊地區等為重點場所,集中整治食品經營者的違法經營行為,推動食品安全監管關口前移、重心下沉;
第二,完善農村食品生產經營全鏈條監管,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的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專項檢查行動,對達不到食品安全標準的劣質零食堅決沒收、銷毀,形成全方位的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長效機制;
第三,加強農村地區的食品安全宣傳,引導農民教育孩子抵制消費山寨食品,形成不購買、不食用偽劣食品的社會環境,對生產和銷售山寨食品的行為及時舉報。
山東青島市 潘 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