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8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在中國進入新階段、新時代的歷史時期,中國農業農村農民都面臨著新的變革和新的機遇,中國鄉村之聲推出特別策劃《鄉村學習錄》,邀請知名農業專家深入解讀十九大報告,幫農民朋友讀懂十九大報告,用十九大報告指導農業生產和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業農村是短板。脫貧攻堅,“三農”是重點。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做到脫真貧、真脫貧,這是對脫貧攻堅質量的要求。同時,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
國家重大項目課題組組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張忠法:
張忠法:扶貧過程中輸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貧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貧與扶志有機結合起來,既要送溫暖,更要送志氣,送信心。弱鳥可以先飛,但能否實現先飛首先要看頭腦里有無這種意識,貧困地區完全可以依靠自身能力、政策、長處、優勢,在特定領域先飛,彌補貧困地區的劣勢,如果扶貧不扶志,扶貧的目的就達不到,即使一度脫貧,但也可能返貧。
從扶貧必扶智來講,擺脫貧困需要智慧。培養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窮根,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決不能讓貧困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堅決阻止貧困代際傳遞。
在基層工作多年,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有著深刻的感悟,對于處在貧困中的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老鄉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是他心底最樸素的中國夢,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舉措,而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的目標,既是全國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廣大黨政干部不容推卸的使命。只要我們以“但愿蒼生俱飽暖”的情懷,踏踏實實的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苦干實干,就絕不會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就能夠交上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責任編輯:孔明 王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