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4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過去的一年中,農業供給側改革、電商發展之路、誰來種地?玉米種植結構調整……這些三農大事都曾經給過我們太多的思考和困惑。新的一年,我們會如何理清思路、堅定地走在農業發展之路上?《新年微訪談——問計2017》,中國鄉村之聲主持人李丹丹、張程將與五位嘉賓就三農熱點問題進行訪談。第四篇:農產品電商之惑。
曾經農民離網絡最遠,曾經農產品也決不會和電腦扯上關系。但今天,世界上最遙遠距離已經被互聯網攻破!農業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6年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交易總額達到2200億元,比前年增長46%。而我國1311個淘寶村也使84萬名農民搖身變成電商。于是,從前肩挑籮筐沿街賣的農產品,現在輕點鼠標變身網上銷。那么,農產品未來是否都將走上電商之路?
嘉賓: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
主持人:農產品產量在提升,但農民的收入卻沒有得到同步的提升,利潤被中間商賺走是主因。所以,農產品電商興起了。讓農民上網與消費者直接交易是提升農產品價格最好的解決途徑嗎?
姚景源:農產品這幾年產量一直保持較好的增幅。農民增收也確實成就不小,但還是讓大家不太滿意。為什么農產品增收、增產,農民收入依然讓大家不滿意呢?問題出在農產品的流通環節。現在,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蔬菜從農民地里到北京餐桌上,一般要通過五個、甚至五個以上的環節,環環都加價。很多消費者去超市買菜,回來抱怨大蔥、大蒜漲到多少錢一斤,甚至有人發牢騷說都要吃不起了。其實,農民根本就沒賺那么多錢。什么原因呢?就是從生產到消費五個環節,利潤都叫中間商賺了。所以要減少中間環節。電子商務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主張農村把電子商務發展起來。當然,電子商務在農村剛剛起步,還存在很多問題。電子商務是保證農業增產、增收的同時,使農民同步增收的途徑和方法。農產品電商從產地到銷地,也會有批發分銷等,但總得來說,環節會大大減少,甚至會點對點服務。
主持人:目前國內農產品電商接近4000家,其中僅有1%能夠盈利,4%盈虧持平。也就是說,4000家農產品電商,有3800家都在虧本兒。問題出在哪兒?
姚景源:第一電商剛剛興起,是個新事物。不要對它出現的一些問題看得太重。第二,農產品在網上銷售也有很多問題,現在網銷農產品還缺少品牌、特色、標準等,所以往往電商銷售農產品,同質競爭把整個電商的利潤壓下來。回過頭來使行業競爭激烈、利潤微薄,多數都在虧損。第三農產品銷售和工業品不一樣,農產品有保鮮期。比如蔬菜,早上一個價,晚上就是另一個價了,過了三天就爛了。電商規模小,相配套的物流企業也小,設施又很差。
關于農產品電商為什么會虧損,我們要研究。農業面臨的問題是要解決千家萬戶的小生產問題,通過土地流轉、提高組織化、規模化進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力,流通也是這樣,要讓千家萬戶的小流通企業凝聚起來,重新組合,最終形成較大的流通集團和企業。既有線上,也有線下,這樣農村電商才能更好的發展。
主持人:農產品的生產者,企業也好、合作社也好,是不是都要走上電商之路呢?
姚景源:這倒不一定,要結合各自產品的特點。我主張要因地制宜,有些農產品完全可以通過批發市場的方式,通過產地、銷地批發場,或者產地直接掛鉤,或者定點銷售、供應。農產品下一步要提質增效,形成特色、抓綠色、抓生態的產業鏈,在這樣的形式下,營銷的方式也應該是多樣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產地、不同的農產品特色不同,營銷的方式,是不是用電子商務也都會有所不同。我還是主張有一個多元的流通體系,讓大家共同發力來解決農產品流通體系薄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