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貴州的侗族大歌,是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非遺項目,而隨著外來文化和商品經濟浪潮的沖擊,侗族大歌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逐漸消失,一些著名侗族大歌歌手、歌師已年過古稀,年輕人學習唱歌的更少,侗族大歌面臨著后繼無人、瀕臨失傳的境地。
除了侗族大歌之外,在貴州侗族的聚居地,其他的傳統文化習俗也正在慢慢消失。不過,當地的一些年輕人正在自發的行動起來,用自己的力量保衛民族文化,保衛即將逝去的鄉土傳統。
央廣網北京8月21日消息(記者何鵬)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貴州黎平縣肇興鎮有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侗鄉第一寨”說的就是這里。
這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的自然合聲是侗族大歌,它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前,侗族婦女總會在茶余飯后聚在一起,唱歌、聊天。
侗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自己的文字,所有的一切都是用歌來傳遞,他們習俗是老人教歌,小孩學歌,年輕人唱歌。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年輕人離開侗寨,唱歌的人現在卻越來越少了。
同樣將要消逝的,還有侗族人千百年來日常的老物件。
陳剛的“聚古樓”占地不大,但是店內琳瑯滿目的民族文化商品,讓這個小店雖然身居寨子的深處,但卻異常的醒目。
這是陳剛在肇興侗寨里的第三家“聚古樓”,今年年初剛剛開業,一層延續著其他兩家的風格,售賣民族文化商品,二樓,是他精心打造的侗族文化博物館,踩在吱吱呀呀的木制樓梯上,就像走進了時光穿梭的隧道。
陳剛:現在很多人家可能都沒有保留這些老的東西了,想把這些東西,游客來著旅游,能讓他們完整的知道侗族以前的生活。
陳剛是侗族人,但是并不是肇興本地人.當肇興的年輕都進城打工,遠離村寨的時候,2001年,陳剛卻懷著對原生態的向往和追求,從70公里外的黎平縣城只身來到侗寨。陳剛本想做做侗族文化的文章,賺點小錢就行了。沒想到,侗寨的傳統和侗寨人的淳樸讓他一直留了下來。
陳剛:當時,哪家有個摩托車就算很富有的了,整個寨子的商鋪就十多家,賣些日用品。現在有的人不光是有一套房子,買小車啊,還是比較富裕。
十五年過去,曾經閉塞的侗寨因為旅游開發變得熱鬧起來,游客從外地一波一波地進來。雖然現在從侗寨回到黎平縣城的老家只要一個小時,但陳剛已不再常回,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已在侗寨生活,他早已把自己當作了當地人。
陳剛:這是我追求的一個夢,我生活在這里,看到每一樣東西都是我很熟悉的,這么美的風景。做到一定的時候,覺得不是我要追求的,看著民族的東西在漸漸消失,有一種責任想要去保護,想要一種搶救,盡量讓他慢一點,不要讓他消失。
在侗寨,保護和傳承本民族的文化與傳統,仿佛已經成為了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使命,從外地來這兒的陳剛如此,從這兒走出去又回來的年輕人依舊如此。2010年,張傳高回到了寨子,決定用影響記錄下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
張傳高:我們有的用dv,有的跟其他人借的裝磁帶的機器,這里拍拍,那里拍拍。也沒有拍攝經驗。
每逢節慶,唱侗族大歌的婦女們總是會穿上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青色、紫色、藍色的侗布是侗族的文化,也是他們的歷史。張傳高的首部作品,就瞄準了這傳統的技藝,以《侗布》命名的紀錄片畫面看起來稍顯稚嫩,也并無太多設計感的片子,而就是這部作品,在2014年榮獲了廣西國際民族志影展的優秀影片獎。片子的獲獎,讓這群年輕人也開始和陳剛一樣思考,如何在本民族的文化漸漸消失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張傳高:我們當地的一些青年,我們這一帶的,都不知道這個侗布是怎么來的,也是我們自己為我們這一帶做一個保留,把這個工藝保留下來。
張傳高把團隊定性為公益團隊,在幾年的時間里,他們開始走進村寨,通過與老人、婦女以及歌師等能人的交流,收獲了很多以前并不了解的知識。在團隊的另一位發起人姚仕健看來,只有讓年輕一代像老一輩那樣對自己的民族文化產生認同感,讓大家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家鄉,才能夠留住時光的腳步,讓傳統消失得慢一些。
姚仕健:比如說有一張照片可能是在50年前拍的,現在他們都已經邁入老年了,有一些老人看到那個照片就會流淚,為什么呢,他們回憶起了他們當年生活的狀態。
侗寨的風雨橋依舊佇立,來來往往的游人讓寨子里顯得人氣很高,但不管是張傳高、姚仕健,還是聚古樓的老板陳剛,都深刻的認識到,不管自己做怎樣的努力,個人的力量終究還是弱小的,要讓侗族的傳統文化留得住,傳得開,不僅僅是一個文化博物館、一部文化紀錄片,需要的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