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布了本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憑借《北上》作家徐則臣成為首位獲得茅獎70后作家。而本書也同時獲得了第十五屆精神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一個作家找到最合適他的文學題材,對寫作是非常關鍵的。徐則臣從小生活在水邊,在京杭大運河邊生活多年。被大河水汽籠罩的過往歲月,成了他最重要的文學資源。迄今22年寫作生涯里,徐則臣有20年都在寫運河。可以說,大運河一直是他小說寫作不可或缺的背景。他一點點地把運河放進小說的過程中,也培養出對運河的專注興趣。但凡涉及運河的影像、文字、研究乃至道聽途說,都要認真收集和揣摩。對大運河的熟悉程度,他一閉眼,就能感覺“1797公里就活靈活現地出來了”。他對河流也產生了巨大的信任,“只要寫到河流,筆就活了,一切水到渠成。河流里總有良方。”
這部《北上》,就是寫沿著運河,從南到北,時間背景放在了19世紀初葉。
公元1901年,時局動蕩。為了尋找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失蹤的弟弟馬福德,意大利冒險家保羅·迪馬克以文化考察的名義來到了中國,因為崇拜馬可·波羅,他自名“小波羅”。謝平遙作為翻譯陪同小波羅走訪,并先后召集起挑夫邵常來、船老大夏氏師徒、義和拳民孫氏兄弟等中國社會的各種底層人士一路相隨。他們從杭州、無錫出發,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
這一程既是他們的學術考察之旅,是他們對于知識分子身份和命運的反思之旅,也是他們的尋根之旅。當他們最終抵達大運河的最北端通州時,小波羅因意外離世。同時,清政府下令停止漕運,運河的實質性衰落由此開始。
大水湯湯,溯流北上,大運河是中國地理南北貫通的大動脈,也是中國的一面鏡子。作家徐則臣最新長篇小說《北上》試圖跨越運河的歷史時空,探究普通國人與中國的關系、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探討大運河對于中國政治、經濟、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變遷的重要影響。
《北上》于2018年出版之后,就受到當代文學領域的學者與評論家們的關注。
評論家楊慶祥:關于現代性展開和生成的一個敘事
徐則臣整個描述的是1901-2014年這個時間段,在某種意義上關于運河的敘事實際上是時間的敘事,這個時間的敘事也是關于現代性展開和生成的一個敘事。必須把關于大運河敘事的故事放到一百年中國的近現代史或者現代性展開的過程中去討論,或者是去觀察,才能夠見到這個作品背后厚重的歷史意識和它的現代性或者現代感。
中國的文化有兩種形構,一個是南下,從南北朝開始,南下構成中國文化里面的一個原型或者一個意象。另外一個就是北上。我們整個現代史,北伐就是不停地往北走。這個小說里面有一個細節,謝平遙最后說,你最終想在中國找什么地方落腳,他點來點去還是在通州。這是非常核心的文化象征,就是南下和北上之間形成互動。
《北上》里面有一段寫到運河兩邊風景的時候,寫到謝平遙和小波羅看著運河里面的水,把兩邊的事物倒映在運河里面,這是一個鏡像,這個鏡像是隱喻性的,不僅僅是倒映兩邊的風景,而是說運河是中國整個現代史、近代史的鏡像,所以沿著運河北上就是在溯源中國的近代史和現代史。
長書短讀9月6日播出
首播:6:00—6:30
重播:13:00—13:30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央廣娛樂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