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昆明3月31日消息(記者 趙貝貝)3月30日清晨,一列中老鐵路“瀾湄快線”班列剛抵達昆明王家營西站,冷鏈集裝箱便通過智能化裝卸系統精準對接運輸車輛,滿載榴蓮、香蕉的貨車迅速駛向水果批發市場。與此同時,產自長三角的智能家電和云南綠色食品正搭乘返程列車奔向老撾萬象。
瀾湄快線(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記者從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昆明局”)獲悉,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貨物運輸實現了“從通到暢、從暢到快、從快到旺”的顯著轉變,截至3月30日,累計運輸貨物突破5600萬噸,其中跨境貨物1300萬噸,連續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今年以來,中老鐵路貨運繁忙,運輸需求旺盛,1月1日至3月30日已累計運輸貨物610萬噸,其中跨境貨物150萬噸,同比增長10%。其中,運輸進口水果超1.2萬噸,產自云南的蔬菜、土豆、蘋果等溫帶果蔬深受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民眾青睞,出口品類和數量呈現日趨增長的良好態勢。“中老鐵路開通后,我們大大節約了時間,因為我們運輸的是生鮮,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入國內市場,時效性非常重要,中老鐵路‘瀾湄快線’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讓我們能夠迅速將泰國的優質水果運到國內。”老撾塔那愣國際物流云南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德歡說道。
卸下滿載貨物的集裝箱(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據統計,2022年、2023年、2024年中老鐵路運輸貨物分別達1120萬噸、1781萬、1964萬噸,其中跨境貨物達210.3萬噸、441萬噸、478.2萬噸,展現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和貿易活力。依托中老鐵路,鐵路部門創新打造跨境貨物運輸產品,累計開行“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1840余列,推出了“京滇·瀾湄線”“滬滇·瀾湄線”等國際貨運班列產品,跨境貨物運輸已覆蓋國內31個省(區、市)和老撾、泰國、越南、新加坡等19個國家和地區。
在中老鐵路帶動下,老撾鐵礦石、木薯粉、橡膠、香蕉,以及泰國的榴蓮、山竹、龍眼等產品國際需求量增加,還通過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運輸網絡,將這些產品遠銷至其他國家。而我國的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和溫帶果蔬也通過中老鐵路進入東南亞各國,實現了貨物的雙向高效流通,有力促進了沿線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
瀾湄快線(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同時,中老兩國鐵路、海關、邊檢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完成了磨憨鐵路口岸的擴能改造和智慧化建設,口岸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較開通初期分別壓縮超過60%和90%,通關效能大幅提升。
依托中老鐵路,云南省積極推動大物流通道建設,形成了以昆明為集結中心,東連西部陸海新通道、西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南出輻射東盟國家、北上連通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開放格局。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