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興是深圳市應急管理局法規和宣傳處(審批綜合處)工作人員、公職律師,主要負責法規文件起草、法治政府建設、規范性文件審查、學法普法、“應急第一響應人”培訓、安全教育基地和安全宣教科普空間建設等工作。他參與了重大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管理、公平競爭審查等多項規章制度的起草和修訂完善,進一步細化、明確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為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他始終堅信,只有牢固樹立法治理念,才能更好履行應急管理職責和使命。2022年9月,楊華興因法治工作表現突出,被中共廣東省委評為依法治省工作先進個人。

楊華興(深應宣 供圖)

2019年,深圳市應急管理局提出“1+4”應急管理地方立法框架思路,楊華興深度參與研究起草《深圳經濟特區自然災害防治條例》,對國家現行的“單災種”立法模式進行突破,構建全鏈條、多災種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在推進該項立法過程中,他充分發揮法律專業特長,對條例內容逐字逐句進行“打磨”,細致推敲每一個條款,以確保相關表述合理、準確。該條例已經市人大常委會通過,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為深圳市自然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楊華興積極參與學法普法工作,組織開展多場法治專題講座和普法宣傳。2022年9月1日,經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深圳經濟特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楊華興牽頭積極推進該項法規宣傳貫徹實施,邀請法律專家向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工作人員授課講解,努力提升全體工作人員的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他還組織發動全市各區各部門以及市民群眾積極參加全國應急管理普法知識競賽,廣泛普及法律知識,取得良好成效,其個人連續三年獲得省、市通報表揚。

2022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將“應急第一響應人”培訓納入年度十大民生實事。楊華興深度參與制定《深圳市“應急第一響應人”培訓考核工作方案》《深圳市應急管理局開展“應急第一響應人”工作實施方案》,推動“應急第一響應人”培訓考核工作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化。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應急第一響應人”培訓教材,涵蓋防災減災基礎知識、應急避難與現場疏散、突發事件信息收集與上報、事故基礎知識及應對、消防安全與火災應對、災后初期搜索與營救、應急救護等7大板塊內容,注重提高學員的自救互救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截至2023年12月,深圳市已培訓考核30606名“應急第一響應人”,基本覆蓋全市住宅小區、大型商場、農貿市場、高層建筑、學校、地鐵、公共體育場館等重點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為市民群眾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2022年至今,深圳“應急第一響應人”已參與處置各類突發事件50起,成功挽救14名市民群眾生命。2024年,深圳市將培訓考核不少于7萬名“應急第一響應人”,到2024年底全市將累計培訓考核不少于10萬名“應急第一響應人”實現全市平均每萬人、每平方公里有不少于50名“應急第一響應人”,進一步筑牢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為滿足廣大市民群眾安全應急知識學習需求,楊華興統籌推進全市各級各類安全教育基地建設,組織開展安全教育基地星級評定活動。目前,全市已建立51家安全教育星級基地,覆蓋教育、衛生、消防、交通、住建、燃氣、海域等重點行業領域,初步形成涵蓋全生命周期安全應急知識體系的安全教育基地群。

楊華興參與研究起草《深圳市安全應急知識宣教科普空間建設工作方案》及建設指引,開創安全應急知識宣教科普新模式,通過安全宣教科普空間將安全應急知識送到市民群眾身邊,全方位增強市民群眾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技能。組織開展安全宣教科普空間評定活動,評選出1006個安全宣教科普空間,包括安全宣教科普體驗場所81個,安全宣教科普點142個,安全文化廊(宣傳欄)783個。按計劃,在2025年年底前全市將建設不少于5000個安全宣教科普空間,實現各街道、社區全覆蓋,致力于打造“5分鐘應急科普圈”。

“腳踏實地,行穩致遠,進而有為”,作為一名應急人,楊華興始終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每一次挑戰,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項工作。(深應宣)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