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南市雅魯藏布江北岸的一條山溝里,有一個深藏山野的富裕村——乃東區結巴鄉滴新村。
滴新村很少有人外出務工,但全村人均收入是全區農牧民人均收入的兩倍。
該村致富的秘訣是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在滴新村,有砂石場、藏香豬養殖、草莓種植、奶牛基地、度假林卡等11個特色產業。全村幾乎所有家庭都在家門口脫了貧、致了富。
然而,13年前的滴新村村民,日子過得并不寬裕。
“那時候,村里除了砂石和荒地,啥都沒有,全村人均年收入2000元,群眾也沒有什么創業意識。”結巴鄉組織委員、滴新村原黨支部第一書記多吉平措介紹說:“僅有的土地養不活人,全村300多名勞動力,有200多人外出打工討生活,日子過得很苦。”
別人覺得一無是處的砂石和荒地,滴新村支部書記扎西多吉卻當成寶貝,一直盤算著怎么把它們利用起來。
2005年,機會來了。結巴鄉的砂石場破產,扎西多吉和村“兩委”商議,決定在滴新村重建砂石場。
然而,大部分村民卻有不同意見。原因是有其他企業愿意來投資,并承諾每年支付10萬元承包費。“靠收租金就能掙錢,何必要自己‘折騰’呢?”
“自辦雖有風險,但我們有勞動力、有資源,自己干可以掙得更多。”為此,扎西多吉聯合村干部給村民做思想工作,談打算,談發展,最終說服了大家。
就這樣,滴新村第一個集體經濟項目——“興農砂石加工合作社”成立了。
扎西多吉說:“合作社開張的第一年,便創收80余萬元,其中45萬元給群眾分了紅。村民們嘗到了甜頭,積極性空前高漲。”
自從砂石場辦起來后,大家仿佛看到了脫貧致富的新希望,外出打工的人逐年減少。
2005年成了滴新村“蝶變”元年。由于滴新村砂石場自主經營效益良好,帶動群眾就業致富作用突出,2008年,被確定為國家勞動力轉移項目,扶貧部門以貸款貼息形式給予支持,幫助其擴大經營。從此,滴新村正式邁入發展快車道。
如今的滴新村砂石場,粉碎機轟鳴、運料車穿梭、工人們你來我往,一派紅火景象。合作社不僅生產砂石料,還生產大理石板、石花瓶、藏式石桌、香爐等,產品銷往區內外,工人的工資也水漲船高,現在每人每月能領到7000元。
有了創辦合作社的經驗,滴新村人膽子更大了,眼光也更長遠了。
農具合作社、農業種植合作社、奶牛養殖基地相繼成立,進一步吸納了村里的富余勞動力。
2016年,乃東區核查建檔立卡貧困戶,滴新村有26戶,這讓扎西多吉皺起了眉頭。
“都說我們村是富裕村,那就不能讓一個人掉隊。”扎西多吉和村里的干部群眾商量,決定再開辟一條特色養殖新路,幫助貧困戶脫貧。
當年,扎西多吉從林芝引進了80頭藏香豬。隨后又帶領村民蓋起30間豬舍,開墾了230畝荒地種植苜蓿和青飼玉米,安排貧困戶長期看管、飼養,每人每天發放70元工資。
就這樣,滴新村藏香豬養殖基地風風火火地辦起來了。兩年過去,滴新村藏香豬在市場上廣受好評,“訂單接到手軟”。
滴新村的貧困戶徹底告別了貧困,滴新村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富裕村。
即便如此,滴新村人并不滿足于現狀,他們又把視線放在了其他農業項目上。建草莓基地,吸引乃東市民采摘;引進貢菊、油牡丹,建起花卉基地;種植黑枸杞,讓村民的錢袋子再添一把“黑珍珠”……靠著一個又一個的集體經濟項目,滴新村去年分紅獎金高達270萬元。
村民白瑪羅布一家,從2009年起便相繼在村里的各個合作社工作,如今,他家是村里名副其實的富裕戶。“靠著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掙錢,我供孩子們讀完大學,蓋起了新房,換了新家具,日子越過越好。”白瑪羅布的話語中滿是喜悅之情。
“多年來,滴新村不等不靠不要,憑著大家伙兒的一腔熱情、把力量擰成一股繩,讓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回憶起十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多吉平措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