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道德建設,開展創建活動,建設美麗鄉村,加強文化熏陶,注重新聞宣傳……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持續抓好移風易俗工作,倡導時代新風尚,凝聚社會正能量,文明之花在雪域高原璀璨綻放。
強化道德建設,夯實移風易俗基礎。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作用,抓生產空隙、深入田間牧場,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講黨的惠民利民政策,教育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組織開展“草原好媳婦”評選活動,在廣大農牧區選樹一批孝敬公婆、勤儉持家的好媳婦,發揮婦女在家庭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組織開展“鄰里互幫互助”志愿服務活動,由聯戶長組織聯戶群眾,就近開展送溫暖獻愛心志愿服務活動,親幫親、友幫友、鄰幫鄰、戶幫戶。
開展創建活動,搭建移風易俗平臺。不斷豐富各級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縣城、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創建內涵,增加移風易俗測評項目,使之成為推動移風易俗的排頭兵;各縣(區)文明辦組織開展“新風進農牧家”創建活動,從農牧民日常生活入手,改變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等不良習慣,倡導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組織開展“向封建迷信說不”創建活動,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不信科學信鬼神”的迷信思想;完善村規民約,引導群眾樹立理性、適度、節制的消費觀念。
建設美麗鄉村,拓展移風易俗載體。按照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實用實效的原則,引導群眾在房前屋后植樹栽花種草,改水改廁,人畜分離,架設路燈,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以村(居)為單位,對農牧戶居住環境進行督導檢查,對不合格的提出批評整改措施,促進農牧民養成人人講衛生、處處講衛生的好習慣;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充分利用農牧民學校、農牧區黨員活動陣地等教育資源,轉變貧困群眾的“等靠要”思想;深入開展“如何創業增收”“黨的恩情如何報”等大討論活動,增強農牧民群眾勤勞致富意識。
加強文化熏陶,注入移風易俗底蘊。充分發揮學校和農家書屋作用,以“小手牽大手”的方式,組織學生及家長開展文體活動、讀書看報,讓農牧民在參與中愉悅身心、轉變觀念;大力培育新鄉賢,積極發揮政治強、威望高、有能力的老黨員、老模范的帶頭作用,帶動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利用春節、藏歷新年、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等節慶日,廣泛開展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注重新聞宣傳,營造移風易俗氛圍。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傳播優勢,積極報道各地移風易俗典型事例,講述移風易俗生動故事;加強輿論監督,旗幟鮮明地移除封建迷信以及酗酒、賭博等不良風氣,樹立崇尚科學、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文明風尚;組織策劃制作以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為主題的具有西藏元素、本地特色的公益廣告,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農牧民群眾分清善惡丑美,營造移風易俗濃厚氛圍。(李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