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穿城而過晝夜不息,天津日新月異步履不停。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加強在能源電力、綜合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和水利等領域合作,共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諄諄囑托,回響津沽大地。作為中國能建電力試驗、發電生產、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的專業化、國際化生產經營實體平臺,中國能建科技公司充分發揮本地化技術、產業、人才優勢,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深化科技創新、導向更新,有效做優增量、提升質量,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天津產業園基地能源站項目
中國能建科技公司采用“總承包+運營”模式設計、建造、運營的天津產業園基地能源站項目,以“中深層地巖換熱”為基礎能源,復合水蓄能、空氣能進行多能互補,實現了園區5.7萬平方米面積的高效環保供熱(冷)。這是中國能建首座中深層地巖換熱(地熱)能源站,更是目前京津冀地區采用中深層地巖換熱技術實現供熱(冷)的最大辦公樓宇分布式能源項目。
天津產業園基地能源站項目(中國能建科技公司供圖)
天津軍糧城發電有限公司9H燃氣機組孤島運行改造項目
中國能建科技公司調試的天津軍糧城發電有限公司9H燃氣機組孤島運行改造項目,不僅填補了國內在GE9H級燃氣輪機機組孤島運行控制邏輯及運行試驗規程上的空白,更使其成為全球首家完成此類孤島運行改造的電廠,顯著提升了天津市在極端情況下的電力供應保障能力,起到了電力保供“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為區域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基礎。
天津軍糧城發電有限公司9H燃氣機組孤島運行改造項目(中國能建科技公司供圖)
天津臨港糧油加工區燃氣分布式能源站項目
中國能建科技公司調試的天津臨港糧油加工區燃氣分布式能源站項目,投產后向周邊企業提供258噸/小時的工業用飽和蒸汽,并為局域電力網提供30兆瓦/小時的電力輸送,實現了臨港企業園內多家糧油企業外供蒸汽平穩過渡,進一步優化了電網結構及其與周邊電網的聯絡。該項目不僅是能源基礎設施升級,更是天津臨港打造“零碳工業園”的核心引擎。通過能源高效利用與產業生態耦合,推動糧油加工區從傳統高耗能基地向綠色低碳產業集群轉型,為環渤海區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樣板。
天津臨港糧油加工區燃氣分布式能源站項目(中國能建科技公司供圖)
天津寶坻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中國能建科技公司調試的天津寶坻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日處理垃圾能力可達700噸/天,屬于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處理,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工程,作為北方地區垃圾焚燒發電的示范樣板,有效平衡了環境、經濟與社會需求,對于助力天津文明城市建設、優化資源綜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天津陳塘熱電集中供熱低碳提升項目
中國能建科技公司調試的天津陳塘熱電集中供熱低碳提升項目,作為國內首批、天津市首個大型節能減排余熱利用示范工程,對4臺余熱鍋爐進行深度改造,預計增加電廠供熱能力250.8兆瓦,供熱能力提升近20%,創建了“熱電聯產”供熱新方式,兼具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未來可期,做則必成。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十年的開篇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中國能建科技公司將秉持中國能建“創新、綠色、數智、融合”核心發展理念,助力天津推進區域一體化建設,深化“四大轉型”,進一步增強牽引力、執行力、擔當力,加快推進業務發展向高端化、融合化、國際化轉型,促進能源業務多類型技術、業務與供應鏈賦能緊密融合,在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新篇章貢獻力量。(中國能建科技公司供稿)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