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3月23日消息(記者韓雨晨)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屆“中國水周”,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活動主題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日前,天津市水務局與天津工業大學聯合舉辦的2025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暨“節水中國行”聯合行動啟動儀式在天津工業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隆重舉行。
會上,天津工業大學學生代表宣讀了節水倡議書,天津市水務局與天津工業大學簽訂了天津市節水教育中心共建協議,活動中還展示了天津工業大學高性能纖維及紡織復合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分離膜與膜過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晨天智慧、華測導航、龍海科技等企業最新節水技術。水日、水周期間,全市各級水務部門將持續推出水源地保護、河湖保護、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安全、水務普法、節水供水知識推廣、水利開放日等一系列宣傳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大力宣傳天津市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方面建設成果,增強全民保水護水和水安全意識。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四五”以來,天津市把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作為支持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示范引領、精細管理、產業推動,帶動全市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和水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十四五”時期,全市保持國家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區和國家節水型城市兩個國家級稱號,全市16個行政區全部完成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天津市職業大學、天津市北辰醫院等11家單位被評為國家級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天津鋼管、榮程鋼鐵、中沙石化等8家企業、工業園區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工業企業、園區水效領跑者,南港工業區、大禹節水產業園區被認證為天津市首批“節水型園區”。在廣大節水型單位示范帶動下,全市用水總量連續4年保持微增長,全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48%,大量節水技術得到全面推廣。
同時,天津市嚴格落實計劃用水管理,對全市重點用水戶實施“季預警,年考核”,嚴格執行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制度;制定全市1137戶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并實施動態臺賬管理,實現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以上非生活用水戶計劃用水管理全覆蓋;重新修訂印發天津工業、農業、建筑和生活服務業用水定額449項,進一步嚴格節水標尺;全市萬元GDP用水量由2020年19.75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17.75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2020年的10.7立方米降至8.1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2020年的0.72提高到0.724,主要節水指標保持全國先進水平。
此外,天津市制定完成《推進天津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構建從節水技術及設備研發、到海水淡化使用設備等五個細分產業領域、再到后續金融服務及運營管理的“1+5+1”重點產業格局;聚焦產學研融合發展,組織成立節水技術創新中心和合同節水技術創新中心,實現高校、企業、金融機構融合發展,開創節水技術推廣新模式;成立天津節水產業聯盟,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招引落戶山東省融基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唐山美耐爾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節水企業、總注冊資本金1.63億元,進一步激發新質生產力在節水領域的創新動能,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與產業綠色轉型深度融合。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