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從猿猴變來的。猿猴為什么能變成人?那是因為勞動。
從刀耕火種開始,人類就踏過冰川草原,歷盡千難萬險從歲月的深處一路走來。人們學會了狩獵,學會了采摘,學會了耕田,學會了織布;他們學會了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學會了用勞動去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
勞動創造了世界,也創造了人本身。人是勞動的動物。勞動伴隨著人的一生,是人生的“標配”。人類在勞動中發展,在勞動中成長。勞動是出彩人生的“天梯”。
什么是勞動?《辭海》中解釋為:人們改變對象使之適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動,即勞動力的支出或使用。提到勞動,人們自然會想到茫茫的田野,隆隆的機器,喧囂的工地,深深的礦井,或者那荷鋤的農民,擦汗的工友,砌墻的瓦匠,搖櫓的船工,講課的老師,著書的學者……
自古以來,人們就一直謳歌贊美勞動。《詩經·碩鼠》中把不勞而獲的奴隸主稱為“碩鼠”;《詩經·伐檀》中則向貴族發出了質問:“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可見,一個人不在于他索取了多少,也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他奉獻了多少,自己勞動付出了多少。如果他做的事越有益、付出的勞動越多,他的人生就會越有意義。
陶淵明,這位主動放棄官場和文人生涯,投身田野自耕自養的隱者。他這樣描述自己的生活:“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在陶淵明筆下,勞動給人情感上如此的滿足,勞動是如此之美。
人生是不斷勞動的一生,不勞動等于不珍惜生命。勞動讓人生充實,讓生命有了價值。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實現人的價值;只有在勞動里,那種專注于一件事物的狀態會使人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
熱愛勞動就是熱愛生活,尊重勞動就是尊重自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現實生活當中,有的人認為勞動辛苦,希望不勞而獲。如果這樣,會適得其反,甚至會有更大的痛苦。竊賊在揮霍輕而易舉得來的錢財時,難免要做賊心虛,不僅良心受到譴責,而且面對的將是高墻內鐵窗生活的痛苦。
勞動不僅可以提高人的身體素質,還是一種精神展現,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有的人看不起勞動,認為勞動丟人。其實,恰恰相反。沒人會認為環衛工人丟人、那些“快遞小哥”丟人……只有那些不勞而獲、好吃懶做、游手好閑的社會“蛀蟲”才讓人覺得可鄙、可惡、可恨。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筑就了現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勞動,互聯網讓偌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地球村”;是勞動,使浩瀚的荒原變成了畝畝良田。
勞動不是手段,而是理念。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果實才會更加香甜。勞動的過程,是實現人的價值過程,也是讓“勞動者最光榮”的價值觀植根于心、實踐于行的過程。勞動創造未來的理念,遠比勞動本身更為重要;勞動不是選擇,而是執著。
美國有位33歲的富婆唐娜·卡爾奈。一次她幸運地中了六合彩,一夜之間便有了百萬家產。可她并不認為這就幸福快樂,反而找了一份又臟又累的工作。每天在果樹林里鉆來鉆去,捕捉害蟲。盡管每小時只有8.8美元的工資,但唐娜樂在其中。
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勞動創造出來的,勞動是萬物之源。巍巍長城,訴說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蔥蔥綠林,感懷奉獻者的勞動,消減了漫天飛揚的黃沙;高樓大廈,映照出建筑工人圣潔的靈魂。是勞動使荒涼的世界變得多彩,是勞動將漫漫沙漠變綠洲,是勞動將建筑的美輪美奐之歌傳唱千古。
勞動是神奇的,勞動是偉大的。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創造了人類的文明。熱愛勞動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做的。勞動最光榮,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財富,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更輝煌。勞動,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立足本職,便能實現自我價值;只要持之以恒,便能成就非凡人生。
從古代大禹治水到當今的三峽工程,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用辛勤的勞動,創造了璀璨華夏文明。只有通過誠實勞動鑄就夢想,通過腳踏實地鋪就輝煌。夢想不會自動成真。要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只有努力勞動,只有努力奮斗。
如今已步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時代”,無論是在創新的道路上跋涉,還是在創業的軌道上拼搏;無論是在創意的征程上前進,還是在創客的生涯上篤行……都離不開勞動的汗水,離不開勞動的智慧,離不開勞動的付出。讓我們營造“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濃厚氛圍,在勞動中讓人生出彩,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