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21年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召開。騰訊主要創始人、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人兼榮譽理事長陳一丹發表演講,探討“公益數字化”的目標和使命!肮娴耐袋c將是社會進步的起點!彼硎,公益行業踏入歷史性新征程之際,希望更多公益伙伴們攜手發展,數字共建,公益流深。

  騰訊主要創始人、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人兼榮譽理事長陳一丹

  
  附演講全文:
  數字共建 公益流深
  尊敬的各位領導、公益同仁、媒體伙伴、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非常高興今年能回到線下與大家見面,相聚于重慶這座人杰地靈的城市。近年來,重慶在鄉村振興、公益數字化等領域舉措頻頻,本屆峰會能來到這樣一座熱情似火的城市舉辦,我們深感榮幸。
  物理的距離可有遠近,大家執著公益的熱心,卻始終緊密地連接。去年夏天的線上峰會,雖然未能面對面,但那時的我們已然察覺:在疫情等客觀挑戰下,眾多公益組織正在互聯網等技術助力下快速進化,提高項目的透明度和執行效率,鞏固與施益方和受益方的信任連接。如今,站在2021年的節點回望戰疫,我們則更加強烈地感受到:公益力量正借由互聯網,加速流淌至社會所需的方方面面,滋養到越發廣闊的人群。
  以騰訊為例,我們看到,抗擊新冠疫情期間,騰訊第一時間設立了15億元專項“戰疫基金”和1億美元“全球戰疫基金”,其中2億元專門提供給服務商和開發者,幫助超過1000家機構快速開發疫情服務小程序,解決了民生痛點;騰訊的防疫健康碼在誕生一年內總計迎來了超過650億的訪問量;迅速開放免費功能的騰訊會議則在2020年累計服務了超過3億場在線會議;不久前,騰訊更明確提出“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首期投入500億元,用于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各項領域。
  2020年的“99公益日”,騰訊公益平臺上的互動人次達到了破紀錄的18.99億,5780萬人次的愛心網友通過互聯網捐出了善款;其中,就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熱情質樸的“山城”重慶,募捐總額便高達3.35億元。全平臺募資則總計有30.44億元;截至2021年4月,“騰訊公益”網絡捐贈平臺累計籌款總額超過117億元,共計為9萬多個公益項目提供了助力。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疫情之下,很多人基于樸素情感踐行慈善,平臺則將這份感性行為轉化為理性、持久的習慣,為互聯網公益行業乃至整個社會沉淀下寶貴的公益財富。當大眾對互聯網公益產品日趨熟悉,更大的命題也隨之而來,擺到當下的我們面前:整個公益行業該如何進一步加速數字化?十四五規劃更是明確提出,要建立全國統一的慈善大數據平臺,促進慈善捐贈和救助數據共享。在社會需要、民眾期待之間,“公益數字化”成為了尤為明確的目標和使命。這與互聯網公益多年來的探索既一脈相承,又充滿了新的突破與發展。
  第一、數字共建公益生態,要始終相信技術的力量、機制的力量、人的力量。
  互聯網公益以技術演進為驅動。中國互聯網公益發展至今,其靈魂依然沒有改變,核心驅動力是技術創新。如今的技術環境相較20年前,更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我們展望未來,公益行業要始終保持開放心態,技術浪潮呼嘯而來,無論是哪種技術形態都可以探索出為公益所用的可能性。
  互聯網公益以機制建設為保障。建立信任機制,這是實踐出來的道路。我們希望互聯網能不斷拓寬公益邊界,完善行業生態,幫助解決效率、透明、公平、價值觀等問題;我們也始終相信,無論互聯網公益進入哪個領域,發展到哪個階段,深入到哪種程度,信任和透明的機制建設始終是重中之重。
  互聯網公益以人的力量為根基。公益一直圍繞“人”字展開,具有天然的社交屬性;ヂ摼W公益讓億萬網民自發自覺地成為公益活動的發起者、參與者和傳播者;仡櫥ヂ摼W公益之路,便是一件又一件值得紀念的事件:第一筆移動支付小額捐款、第一次網絡個人救助、第一款互聯網公益條款…… 一個個技術產品上線,我們和合作伙伴的數字資源開放,互聯網與公益攜手,吸引更多企業和網友“一塊做好事”,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大數據,背后是一個個具體而生動的人,人的背后又是一顆顆火熱的良善之心。善念可以激發,善心需要守護,互聯網公益始終要以人為歸依,以人的力量為根基,以人心向善為精神內核。
  第二、關于公益數字化,我有三點暢想:
  首先,基于互聯網公益已開創的實踐,我們得以預見:公益數字化的整體方向,必然意味著更多的連接、更豐富的生態和更大的可能性。
  如今,在中國的不同互聯網公益平臺上,各公益團隊得到公眾積沙成塔般的支持:這其中,有年輕的巡江隊員駕乘快艇游弋在深夜的長江,驅趕盜獵魚船,守衛瀕臨滅絕的江豚;有公益組織常年關注崇山峻嶺間的學校,為眼中閃光的孩子們帶去書籍;還有機構將愛心投向亟需救助的罕見病患者。十多年前,這類公益組織因為得不到關注而處境艱難;直至數字化技術將它們與公眾、公募基金會直接連接,嶄新的活力與能量由此迸發。我們發現,數字化連接不僅能為公益組織帶來資源上的幫助,更能拉動施益方深度參與所捐助的項目,加深對社會問題的理解,助力社會進步。
  其次,提升公益數字化能力,既包括運用互聯網提供的數字工具來提升自己;也包括潛移默化收獲的自我迭代。互聯網公益要持續建設透明度、數字化和生態效率。在這期間參與籌款的公益項目、進展披露都應用區塊鏈技術。這些信息可溯源、可回查、不可隨意更改,數據信息全程可追蹤,從而保證每個公益項目都在陽光下運行。與此同時,致力于成為公益組織“數字化助手”的騰訊還推出了科技公益計劃,開放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直播、視頻號、云服務等產品能力,幫助更多專業志愿者、志愿機構和公益組織。
  最后,我們還可以暢想公益數字化的生態模式:慈善成為人人參與的公共事業。過往的嘗試令我們思考,數字化應為公益行業構建起融合共生的嶄新生態。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持續開放,促成更多連接。數據在未來不再僅由互聯網平臺存儲,公益組織也將具備自己的數據能力。它們將自主分析怎樣的公益服務能被用戶接受,怎樣的模式能持續聚攏愛心、解決社會難題。伴隨數字化程度加深,公益行業將越發去中心化,越來越多的民眾將被貼近他們的公益組織直接觸動和感染。對于這個有望實現“人人公益”的善行圈,我們無比期待。
  公益慈善行為從個人自發演化為組織化、結構化的公共事業,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大標志。公益發心于同情和憐憫,單純依靠個體的情感沖動難以持久。只有通過組織化和結構化的方式,才能有效克服公益對情感沖動的依賴,令公益事業持久且有效。從陶朱公范蠡傾一人之力樂善好施,到聘請數十萬工作人員、服務數千萬大眾的公益性社會組織百花齊放,公益事業發生了質的變化。如今,能幫助公益行業更加專業化、透明化的數字技術,有望再將其向前推進歷史性的一步。
  誠然,投身這樣一項浩蕩深遠的工作并不輕松,需要鍥而不舍、靜水流深,這也正是本次峰會的主題所聚焦的。今日,我們聚于長江之濱,迫切希望能聽到各位行業同仁的真知灼見,探索公益的無限可能。畢竟,向善是人類永恒的天性,但如何向善卻是人們在每一個時代都必須直面的獨特問題。
  “社會的痛點是公益的起點!2015年第一屆“99公益日”揭幕時,我曾有過這樣的表述。伴隨公益事業推進,我深刻體會到:“公益的痛點將是社會進步的起點。”公益行業踏入歷史性新征程之際,我們真誠地希望更多公益伙伴們攜手,數字共建公益生態,助力行業進步,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與善意。
  借此機會, 我也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昨日我們剛剛完成了新一屆峰會組委會的選舉組成。從開始到壯大,歷屆峰會的成功,都有賴于組委會機構的精心組織和行業的共同參與。交棒新一屆,期望行業繼續合作發展,數字共建,公益流深。祝愿本次峰會圓滿舉行,祝愿中國互聯網公益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