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沈亦伶

  1985年,“85100001.0”新中國第一件專利號碼產生,標志著“知識無價亦有價”的時代由此肇始。此后30余年,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快速發展,累計授權專利達1700余萬件,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8年居世界第一。

  胡國華,新中國“第一號專利”發明人,原航天工業部高級工程師。如今年逾古稀,他仍未停下科研創新的腳步,先后獲得專利授權20余項,見證了我國知識產權發展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由多向優。

  從無到有,為創新創造賦值

  “從地上撿五塊八塊錢的東西可能會被人瞧不起,但偷用別人的技術,卻沒有人當回事。在實施專利法之前,技術是公有的、共享的,只需開個介紹信說明身份,就能把別人多年辛苦研究的成果瞬間學到手。”憶起當年,胡國華滿是感慨,他說自己經歷過發明創造“不值錢”的時期。一家挑水家家喝,表面上利于技術交流,實則嚴重挫傷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改革開放使發展走上快車道,也為創新創造重新賦予價值。1985年3月29日,胡國華到專利局查閱資料時,偶然從工作人員那里得知:三天后的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將正式實施,專利申請受理工作也將同步展開。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胡國華當即萌生了提交專利申請的念頭。他翻閱了相關資料,了解到專利需要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我當時的創新成果很多通過展覽、學術論文等方式公開了,已不符合專利新穎性原則。”一番考慮過后,胡國華選定了自己最新研發的一種光學圖像處理技術。

  彼時,專利局聚集了不少聞訊而來的申請者,但專利受理處所在的一處平房尚在修繕施工,連門框都沒有。“當時那里亂糟糟的,不少人都在觀望。”胡國華靈機一動,趕緊制作了一塊寫有“申請專利在此排隊”字樣的紙板。“我把牌子往門上一掛,大家就自覺在我身后排起了隊。”經過與同事三天三夜的接力排隊,終于在專利法實施首日,第一個提交了申請材料。

  由弱變強,為改革開放賦能

  我國知識產權制度起步晚、底子薄、基礎弱。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相繼出臺。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決定,北京、廣州和上海三家知識產權法院相繼掛牌成立。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揭牌成立。據統計,人民法院2018年共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34951件,審結319651件(含舊存),科技創新的法治環境進一步優化。

  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中,重新組建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現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志集中統一管理。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審查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2018年累計減免專利費用58.6億元。目前,我國已經啟動面向2035年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制定工作。

  從1985年我國開始實施專利法,到2012年底發明專利累計授權量突破100萬件,用時僅27年,成為世界上實現這一目標最快的國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07年的0.6件增長至2019年6月底的12.5件。在發明專利授權和擁有量中,國內所占比重穩步提高,2019年上半年分別達到80.7%和71.3%。

  今年,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胡國華30多年前獲得的85100001.0號專利證書也被作為展品陳列其中,成為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歷史見證。

  由多向優,為知識經濟賦智

  數量是基礎,質量是關鍵。中國知識產權量質齊升,“含金量”與日俱增。2018年,我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224億元。累計核準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使用企業8179家,相關產值逾1萬億元。2016年至2018年,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出口額累計115.1億美元,提前實現“十三五”專項規劃目標,知識經濟日漸繁榮。

  自主知識產權的創造能力和擁有量有效支撐了創新型國家建設。神舟天宮太空對接,蛟龍深潛遠洋探險,高鐵馳騁縱橫南北,國產大飛機載夢翱翔……自主知識產權賦能創新發展,匯聚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磅礴動力。

  2018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達5.5萬件,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二位。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9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我國排名升至全球第十四位,成為唯一進入前30強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從第一項專利誕生到如今原創IP概念及其衍生產業如火如荼,知識產權早已深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知識經濟蓬勃興起。與專利打了半輩子交道的胡國華難掩自豪,“專利法對發明創造加以保護,不僅給個人帶來成就感,一旦形成產品,還能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記者 戴林峰 蔣建科)

  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知識產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