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不同于互聯網:萬物互聯
互聯網于1994年進入中國,經歷發展之后的全球互聯網正進入一個轉折點,其中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迎來了物聯網時代。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闡明了物聯網與互聯網的不同。
高新民表示,第一點不同是互聯網的主要特性是連接人;而物聯網能夠通過智化的物將跨地域、跨不同機構整合起來,加之大數據的產生運用。
第二點不同是互聯網主要應用功能是個人消費者,目前為止全球互聯網獨角獸企業基本都屬于消費型互聯網;而物聯網時代,互聯網應用的層級變成轉向以消費者與個人與企業并重而且融合的階段。
第三點不同是互聯網架構本身發生變化。互聯網本身的技術面臨著變化,它的架構在發生一些新的創新、新的發展。要支持萬事物聯網,還有很多互聯網架構上的問題需要解決。
AI物聯網時代:網絡賦予萬物感知
物聯網的發展顯然也會有一些階段性的特征,百度云副總經理管瑞峰把現階段稱為“AI物聯網時代”。
管瑞峰指出,現代社會從信息時代、互聯網時代過渡到了AI物聯網時代。產業對智能化的需求,依賴的是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智能物聯網通過網絡賦予萬物感知,最終在云端形成大量數據,并通過智能化落地應用,IoT數據成為驅動AI的新能源,我們正在進入IoT數據驅動的AI時代。
但是目前,物聯網的發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是工業基礎。中國尚未形成物聯網應用條件下,物聯網的內容取決于現有產業的發展。
高新民表示,工業的發展要由工業大國變成工業強國,發展先進的制造業,很重要一條是跟物聯網融合。融合本身要加強工業,還有一些工業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原材料,很多高級原材料做得還有差距。二是元器件,包括芯片、傳感器等。三是核心工藝,第四是核心技術,這是工業要解決的四個問題。
其次是技術水平。物聯網的產業鏈很長,傳感器技術的發展等在國際上有相當大的進展,正處于發展階段的核心技術、產業化應用還有很大的距離。高新民認為,現在物聯網產業的形成,以及物聯網與傳統產業滲透應用這個層級上比較成熟,但是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及安全性問題。在推進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其可靠性,安全性和隱私保護。物聯網社會活動,戰略資源基礎設施和居民居住在整個結構在全程相互聯系的網絡上,所有的活動和設施的理論透明度,一旦遭到攻擊,安全和隱私將面臨巨大的威脅。
未來城市:多場景融合的智慧環境
在全球物聯網發展的大趨勢下,物聯網會像一張網,涵蓋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
特斯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楊介紹了基于IoT多場景融合的智慧城市大腦,通過無處不在的智能化傳感器組成的物聯網,實現對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隨時獲取信息并通過數據中心實現物聯網的整合,真正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精細化的“未來城市”。
在日常生活方面,百度Duer OS美研主任架構師鐘鐳相信,到2020年的互聯設備里,圍繞汽車、個人、家庭這三方面為中心的應用場景中產生一些智能的硬件,將會成為智能時代消費應用場景新的風口。
未來的遠景也帶來了一些可以預見的問題。
博泰集團創始人及董事長應宜倫指出,未來物聯網智慧環境主要有兩方面問題,一是需要提升管理效率、治理效率,用一種高速有效大數據的方式,提供有效、高效的監管模式促進環境質量的改善。二是在這個基礎上,實現有效的最有效益的治理方式,實現環境改善與城市發展相協調。
應宜倫表示,目前基于智慧環境大數據的技術國外研究非常少,幾乎所有熱點都在中國。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云計算正在推動萬物智聯,物聯網將會助力未來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