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競爭激烈 摩拜ofo數據“掐架” )
共享單車火爆只用了半年,更涌現了多達20余家企業,但真正吸引眼球的是摩拜單車和ofo的“二人轉”,兩家企業在多個維度針鋒相對,甚至投資人都出來“賭咒”掀起罵戰。尤其是戰斗行至中場,一對冤家在數據排名上又生分歧。
比達咨詢近日發布《2016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ofo以51.2%的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第一,摩拜單車以40.1%占比排名第二;ofo的城市覆蓋數是第二名的3倍;單車投放量是第二名的1.6倍;ofo以9.4分的綜合得分成為用戶滿意度第一的共享單車品牌。
幾乎同一時間,Trustdata發布的《2016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表示,摩拜單車月活躍用戶量已達313.5萬人,相當于ofo的3.3倍。摩拜單車日充值筆數達10.79萬筆,而排名次席的ofo僅有2.31萬筆。
均稱第一,但仔細對比數據不難看出,緯度不同則比較意義不同。不過這樣“混淆視聽”的掐架,恰恰反映了共享單車雙雄的競爭已經進入全領域:用戶數量、日活躍用戶、用戶騎行時長、覆蓋城市、車輛投放、車型體驗……
目前看來,因車型輕便易于快速復制,ofo在城市覆蓋、車輛投放等層面優勢明顯。摩拜則依靠車輛性能和先發優勢,在用戶活躍度上扳回一城。
比達咨詢統計顯示,2015-2016年,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實現了從245萬到1886萬的巨大增幅。該機構預測,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模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年底或達5000萬用戶規模。“隨著微信小程序的上線,讓共享單車這類‘用完就刪’的App更具魅力,也能更好地獲得用戶。”
不過,看漲的共享單車市場和摩拜ofo的雙雄爭霸并不意味著毫無風險。無論在哪個城市,共享單車均面臨著停車難、停車亂的難題,如果沒有合理的疏導,很可能“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變成了“阻擋最后五十米交通”。
由于交通工具的屬性,共享單車還面臨其他政策限制。比如,近日上海交警部門約談了摩拜單車、ofo、小鳴單車等多家企業,商討如何進一步規范未成年人騎行或駕駛非機動車行為,要求企業“不在中小學、少年宮等未成年人出入集中場所投放共享單車”,提出“不滿12周歲學生不準騎自行車,不滿16周歲學生不得駕駛電動自行車”等安全教育舉措。(記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