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訊(記者 汪曼莉)1月16日,陜西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發(fā)布了陜西省2018年12月水環(huán)境質量狀況。去年12月,全省河流總體水質良好,與上年同期的輕度污染相比,水質有所好轉。2018年全年我省河流水質總體良好。
2018年1月至12月,陜西省監(jiān)測的83條河流180個國控、省控斷面中,Ⅰ類至Ⅲ類水質斷面142個,占78.9%;Ⅳ類至Ⅴ類水質斷面27個,占15.0%;劣Ⅴ類水質斷面11個,占6.1%。與上年相比,Ⅰ類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13.8個百分點,Ⅳ類至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11.9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1.9個百分點。4個湖庫中,石門水庫、瀛湖、王瑤水庫水質優(yōu),紅堿淖水質重度污染。與上年相比,石門水庫、紅堿淖水質無明顯變化,瀛湖、王瑤水庫水質均由良好轉為優(yōu)。此外,50個國家“水十條”考核斷面(點位)中,Ⅰ類至Ⅲ類水質斷面40個,占80%;Ⅳ類至Ⅴ類水質斷面9個,占18%;劣Ⅴ類水質斷面1個,占2%,為延安市清澗河的王家河。達到考核目標的有46個斷面;超過考核目標的有4個斷面,分別是延安市清澗河的王家河、仕望河的昝家山、北洛河的田莊鎮(zhèn)南城村、延河的閻家灘。
2018年12月,在省級河長制河流水質方面,渭河干流水質輕度污染,與11月的良好相比,水質有所下降;漢江干流水質優(yōu),與上年同期和11月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丹江干流水質優(yōu),與上年同期的輕度污染相比,水質明顯好轉;涇河干流水質良好,與上年同期的輕度污染相比,水質有所好轉;延河水質重度污染,與11月的輕度污染相比,水質明顯下降,新增劣Ⅴ類斷面為李家灣、甘谷驛、譚家河、閻家灘;北洛河水質輕度污染,與上年同期的重度污染相比,水質明顯好轉,劣Ⅴ類斷面為田莊鎮(zhèn)南城村;黃河干流陜西段水質優(yōu)。在市級水源地監(jiān)測結果方面,27個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全部達標,水源達標率100.0%。
此外,2018年1月至12月,在全省城市水環(huán)境質量狀況排名中,安康市名列第一;在城市水環(huán)境質量狀況改善排名中,楊凌示范區(qū)名列第一。
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專家分析,2018年我省水質好于往年,這與各級政府狠抓水污染防治工作密不可分。如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成立了“碧水保衛(wèi)戰(zhàn)”工作專班,建立了高效運轉的水污染防治指揮體系,按照“一河一策”“一斷面一案”“一河(湖)一檔”制定治理方案;對問題突出的延河、北洛河、仕望河、清澗河等流域開展水污染防治專項調研,對環(huán)境問題掛牌督辦;加強預警約談力度,對國考斷面水質惡化地市發(fā)出預警或進行通報;開展水源地環(huán)境保護專項整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