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日電 農產品滯銷賣難困擾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農業農村部如何利用互聯網解決農產品滯銷賣難的問題?對此,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今日指出,要抓住互聯網彎道超車的機遇,構建新型經營主體、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機銜接的方式。小農戶生產方式,通過互聯網組織起來,來推銷特色農產品、優勢農產品,這是最經濟、最方便、最有效的,這就抓住了要害。
資料圖:農業農村部掛牌。 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關工作情況,并答記者問。有記者問,農產品滯銷賣難這些年來一直困擾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請問利用互聯網解決農產品滯銷賣難的問題上,農業農村部已經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對此,屈冬玉表示,農產品大多數是鮮活農產品,所以農產品賣難,在全世界都是重要話題。但并不能因為有困難就無所作為。農產品標準化、分級預處理是實現交易的前提條件。所以農業農村部,多年來首先抓了農產品批發市場,包括城市的批發市場和田頭市場的建設,這個已經很多年了,市場化基礎設施的能力大大加強,批發市場標準水平越來越高,這是有目共睹的,產地批發市場全國各地有很多,都是有冷鏈、預處理、分級包裝。
最近幾年,農業農村部牽頭,就是有了分級預處理能力以后,怎么讓消費者知道,所以要營銷,2001年開始,國務院批準每年搞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已經辦了16屆,今年在長沙,還要繼續辦,規模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強,這是大的綜合的。還有一些專場的,最近三四年,弄了150多場專場的推介。上個星期,為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的問題,農業農村部策劃了一系列的活動,上周搞了首場的現場對接活動,簽約54億,這54億是實實在在的。總采購金額達到了127億,采購量252萬噸,得到了新聞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宣傳,對貧困地區是這樣的精準扶貧。
他介紹,同時,利用電商推介各地特色農產品。電商的動員能力快,精準,同時開辟了一些扶貧的頻道。很多媒體包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還有各地的頻道,開展了很多宣傳工作。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我們,專門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工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他表示,還有要開展農產品品牌建設。前不久,農業農村部常務會議已經審議,上周已經對社會發布了,要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分三個層面,一是區域品牌,每個區域的文化、自然和歷史等條件不同,區域品牌是不一樣的。二是企業品牌,各個龍頭企業、大公司利用現代科技、現代標準、現代營銷手段構筑起來的企業品牌,所謂的百年老店。三是產品品牌,一說章丘的大蔥,就是最著名的,既是產品品牌又是區域品牌,還有定西馬鈴薯,還有貴州的都勻毛尖茶葉,這些都是區域品牌。所以,加強農產品的品牌建設是解決產銷對接的重要方面。
他還指出,科技創新、市場營銷的創新和管理的創新,特色農產品如果沒有技術含量、沒有標準、沒有管理的創新和市場營銷的創新,在激烈的競爭中是沒有優勢的,因為現在我國是全球最開放的農產品市場,消費者享受了全世界最優質農產品的同時,對我們國內農業特色農產品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必須面對這個壓力。中國的開放會越來越大,不可能關起門來搞農業,5千年來我們是自給自足的農業,現在是開放環境下的國際化的,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農業,這是我們現代農業人包括管理生產和科技人員必須面對的挑戰,只有過了這一關,中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才能真正邁上新的臺階。
他進一步指出,所以要抓住互聯網彎道超車的機遇,構建新型經營主體、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機銜接的方式。為什么黨中央、國務院重視“互聯網+農業、互聯網+農村”,因為小農戶生產方式,通過互聯網組織起來,來推銷特色農產品、優勢農產品,這是最經濟、最方便、最有效的,這就抓住了要害。所以我希望新聞界的朋友,多為我們農產品的有效生產、有效對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