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2月27日消息(記者侯凱奇)2月26日,西安市農技中心在長安區王曲街道江兆村開展“糧食節水節肥增產增效技術模式”試點工作,建成7種噴灌模式,智能化120畝,非智能化380畝。該技術模式于2024年12月首次使用,并開展了冬灌,小麥一類苗田較前一年增加26%。

據了解,試點工作以神禾塬500畝示范基地為平臺,通過良田良種良法良機有效結合,采取市、區農技中心與專業化糧食生產合作社聯合共建,建立旱塬區小麥玉米節水節肥高產高效示范樣板,目標明確,技術路線先進,創新性強。

該項目以水肥高效應用為目標,集成智能化精準灌溉和節水灌溉7種模式,創新突破了傳統糧食灌溉模式,建立了全省首個旱作節水節肥綜合性展示平臺,將為陜西全省及全國同類型地區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技術支持和示范樣板。

編輯:侯凱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