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3月25日消息(記者劉昱 侯凱奇)3月25日上午,西安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在陜西賓館開幕。西安市市長葉牛平代表西安市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記者注意到,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大禮包”十分豐富。其中,西安市2025年十個方面民生實事成為關注焦點。
在民生保障方面,西安市將提高民生保障標準。首先,提高養老金待遇,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其次,階段性減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將參保單位繳費費率由7%降至6%,將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費率由9%降至8%。最后還將提高財政補助標準,其中,城鄉居民醫保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670元提高到700元;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由每人每月1800元和1500元統一提高到2200元,并落實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政策。
在推動高質量就業方面,西安市將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同時,升級“家門口”就業服務,創建標準化就業服務驛站、高校服務驛站和零工驛站,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就業創業服務活動。實施職業技能培訓行動。圍繞康養托育、文旅數字、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強化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推進“訂單式”人才培養,建設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大家重點關注的醫療服務,西安市也明確要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在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同時,降低群眾就醫用藥負擔,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互認項目超過200項。推動集采藥品進零售藥店、民營醫療機構、村衛生室,實現區縣全覆蓋。并持續開展免費婦幼健康服務項目。
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便民生活服務方面,西安市提出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完成65個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項目建設。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同時,增加托育服務供給,提高便民服務效能。
此外,提高辦學育人質量、增強城市安全韌性、提升交通出行便利、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升居民住房品質、豐富群眾文體生活等惠民舉措均在本次的規劃之列。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