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春回大地,3月11日,在山西省平定縣砂器產業發展中心,一場隆重的“張維亮從業三十年陶瓷制作傳承創新座談會”如期舉行。山西省文旅廳、陽泉市文旅局、平定縣政協、平定縣砂器辦等相關單位領導,平定縣砂器行業的同行參加了這次會議。活動現場還為張維亮頒發了獲獎作品榮譽證書和張維亮從事非遺陶瓷制作傳承創新30年榮譽授牌。
憨厚直撲的張維亮滿懷深情地介紹了自己從藝30年來在陶瓷制作傳承創新的心路歷程,通過豐富的案例和自己獨到的見解,闡述了陶瓷制作這一傳統技藝與現代創新的發展之路。
與會嘉賓合影(主辦方供圖)
張維亮出生在一個陶瓷世家,他的父親在20世紀60年代就是古州平定陶瓷界的著名人物。其陶瓷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榮譽。他的大哥張文亮專攻黑釉刻花瓷,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平定刻花瓷制作技藝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二哥張宏亮專攻砂器,是國家級“平定砂器制作技藝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都是平定陶瓷界的佼佼者。
1972年出生的張維亮從小就跟著父親干活,耳濡目染,從原料配制,到練泥拉坯、制坯、刻花到入窯燒制,一整套工藝耳濡目染爛熟于心。父親去世后又在大哥張文亮的企業鍛煉多年,更加熟悉平定陶瓷的制作工藝。也非常想在陶瓷行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哥的支持。于是在2005年前后,在自家的院子里,幾間舊房子,一個小燒窯。張維亮和妻子開始了自己的夢想。創業的道路充滿了艱辛,通過不斷的嘗試探索,無數次的失敗,經過近十年的摸索,張維亮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產品,燒制出結晶釉。
2015年,張維亮用自己燒制的一個茶杯喝水,不經意間,發現這杯放了幾個時辰的杯子里邊的水居然口感發甜,再試幾次,依然不一樣。于是他有了開發養生陶瓷的念頭,2021年張維亮的“維亮養生陶瓷工作室”正式掛牌。
張氏三兄弟合影(主辦方供圖)
長期以來,中國陶瓷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南青北白”,意思是由于地域關系,北方地區燒不出青瓷產品。張偉亮不認為這樣,經過多少次反復試驗,終于在2020年,張維亮燒出了青瓷產品,且其質地優于南方青瓷,填補了我國北方青瓷燒制的空白。
2014年,經山西省陶瓷和玻璃藝術大師評審委員會認定,授予張維亮山西省陶瓷養生大師稱號,2015年8月,山西省文化廳頒發證書,認定張維亮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平定黑釉刻花瓷制作工藝的代表性傳人”,2023年,陽泉市文旅局和陽泉市工藝美術協會授予張維亮“陽泉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21年,張維亮的“窯變天目釉梅瓶”榮獲“2021中國大連國際文化旅游產業交易博覽會中藝杯優秀作品大賽銀獎”,2021年10月,張維亮的作品“天眼”榮獲中國陶瓷協會第十屆“大地獎”中國陶瓷創新與設計大賽金獎,2023年10月,張維亮的黑釉刻花瓷瓶、青瓷瓶入選華遠陸港國際聯運(山西)有限公司舉辦的山西省首列西班牙中歐班列抵達儀式優秀展品,2024年,張維亮的作品蝶舞金杉結晶釉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大連輕工商品博覽會“中輕杯”新質消費品創新大賽評選活動“二等獎”。
張維亮作品展示(主辦方供圖)
2024年3月,張維亮的作品“花團簇錦結晶釉”榮獲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大連國際文化旅游產業交易博覽會中藝杯創新設計作品大賽金獎。
對于張維亮而言,陶瓷于他早已不是簡單的技藝傳承,它是融入血脈的基因圖譜,是鐫刻進DNA的生存本能。更是一生的執念和追求。從業三十年對他而言是起步,他會一直走下去。(趙瑞 李智)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