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處處涌動著生機,從田間地頭到新建小區,從農家院落到春耕一線,國網交城縣供電公司用真情服務守護為民初心,用實際行動點亮萬家燈火。

“電火花”變“暖心燈”

“以前拉燈繩總是‘噼啪’冒火花,夜里都提心吊膽。現在一按就亮,心里踏實多了!”交城縣夏家營鎮段村姚大娘輕撫著新裝的開關,眼角的皺紋里漾滿笑意。

3月17日,公司駐村工作隊隊員郭小兵和申彪蹲在姚家小院的墻根下,一邊仔細檢查新安裝的開關線路一邊念叨:“大娘,濕手可別碰插座,電熱水壺用完記得拔插頭……”

原來,駐村工作隊在日常走訪中發現,不少村民家中存在線路老化、開關接觸不良等問題。他們立即與村委會聯動,攜帶更換設備和工具,為村民更換老舊燈閘開關。在更換過程中,駐村隊員耐心細致地檢查每一處線路,并對線路連接處進行加固和絕緣處理。

改造過程中,隊員們還化身“安全講師”,用方言講解用電常識,村民連連點頭:“這些話實在,比說明書管用!”

“黑燈瞎火”變“萬家燈火”

同一天,交城縣奈林嘉苑小區隨著最后一臺公變電表“嘀”的一聲啟動,國網交城縣供電公司順利完成對奈林嘉苑的10臺公變裝表送電工作,標志著該小區居民即將用上安全、穩定的電力,開啟全新生活。

仔細檢查接線是否牢固(毋笑蓉 攝)

3月17日一大早,供電公司營銷部計量班張少馳帶領班組成員早早抵達現場,有條不紊地核對每一塊電表信息,仔細檢查接線是否牢固,確保計量準確、用電安全。經過緊張有序的作業,順利完成所有電表的安裝與調試,成功實現送電。

為讓新建小區“開門即用電,用電即安全”,供電公司早謀劃、早行動,從變壓器選址到電纜鋪設全程“護航”。在小區建設初期,供電公司提前介入,便與開發商密切溝通,依據小區規劃和用電需求,精心制定供電方案。在施工過程中,供電公司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指導,嚴格把控工程質量,對變壓器、配電柜、電纜線路等關鍵設備進行“地毯式”排查,重點檢測設備運行穩定性、絕緣性能及負荷。

“下一步,我們供電公司將積極與小區物業溝通合作,建立健全長效服務機制,通過社區網格群推送‘線上辦電指引動畫’,詳解‘刷臉辦電’‘一證受理’等惠民政策,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電力服務,更加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更多居民送去光明與溫暖。”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道。

“用上電”更要“用好電”

“水泵電壓穩了,澆地效率翻倍,多虧有你們!”農戶老張指著汩汩流淌的渠水,黝黑的臉上滿是笑意。春耕時節,交城縣鄉村的田野上機器轟鳴,國網交城縣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穿梭在田埂間,對農灌線路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對沿線的電桿、拉線等設施進行檢查加固,對線路通道內的樹障進行清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對農灌線路開展“拉網式”排查(毋笑蓉 攝)

交城縣供電公司不僅在用電設施設備上全力護航,在供電服務上也毫不遜色。針對春耕用電高峰,交城公司開通“綠色通道”,簡化報裝流程,縮短辦電時限,實行“一站式”服務。村民老劉激動地說:“沒想到現在我們農戶用電這么方便,洪相供電所員工主動上門向我了解用電需求,給了我們很多用電建議,我們用起電來很放心。”

電連千萬家,情暖振興路。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國網交城縣供電公司以精細化服務織就民生保障網,持續升級農村電網,優化服務模式,強化供電設施運維管理,為農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供電服務,讓可靠電、滿意電成為百姓幸福生活的“底色”。(毋笑蓉 張靖敏 張少馳)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