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4月4日消息(記者郭振丹)滔滔浦江,奔涌時代氣象;熠熠西岸,激蕩發展強音。近日在上海黃浦江畔,徐匯濱江共建共治聯盟全體會議的舉辦揭開了徐匯濱江新一年在產業創新、商旅融合、城市更新等方面的工作序幕。一場年度盛會讓聯盟各發起單位、成員單位及合作伙伴單位齊聚,背靠西岸、面朝浦江,攜手共治水岸、共惠民生、共謀發展、共塑品牌,繪就世界級濱水區的新圖卷。

徐匯濱江繪就世界級濱水區的新圖卷(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產業躍遷的“西岸邏輯”

作為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的核心承載區,在徐匯濱江的版圖上,創新始終是撬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點。以全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即模速空間為“核爆點”,金磚人工智能發展與合作中心、港科大上海產教融合中心等平臺串聯成鏈,構建起技術孵化、國際合作、人才集聚的生態閉環,推動產業發展增能級、強韌性。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等活動連年落地,讓世界前沿思想在此碰撞,國際交流窗口由此打開。

商旅文體展打造消費引力場(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在國際視野中,徐匯濱江還是上海“chili”的代名詞。在這里,時尚設計、都市體育、潮流IP等產業生態不斷拓展著發展版圖,商旅文體展的深度融合順勢打造消費引力場。在全體會議現場,徐匯濱江向海內外游客發出“來上海,游西岸”的邀請,通過謀劃“四季經濟”活動項目,推動區域流量、消費再提升。

春日消費不斷升溫(央廣網記者 郭振丹 攝)

今年春季,西岸將聯動上海時裝周、上海車展系列活動及春日花市、生活節等戶外活動,激活春日經濟;夏季將以“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西岸好市等為重點,點亮夜間經濟;秋季將融合FISE世界巡回賽、科技消費展等,打響賽事經濟、科技經濟;冬季則將呈現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周、二次元活動等,做強會展經濟!八募窘洕睂⑿靺R濱江打造成為商旅文體展全要素集聚、全岸線覆蓋、全時段發生的標桿,吸引全球游客的多元化旅游目的地。

人民城市的“雙向奔赴”

徐匯濱江的蛻變,始于對城市歷史與文脈的敬畏與再生。在全體會議現場,一塊取自原上海水泥廠的基石被贈予國際傳媒港,成為徐匯濱江“留舊塑新”的縮影。如今,原上海水泥廠已蛻變為徐匯濱江七大百萬級組團之一的國際傳媒港,這塊基石也見證了徐匯濱江從中國民族工業發源地到“生活秀帶”“發展秀帶”的更新故事。

城市更新讓老建筑“活起來”(央廣網記者 郭振丹 攝)

一江水、一塊地、一座城的改造都源于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回應。在徐匯濱江,濱水優勢不斷輻射延伸,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提高,如今西岸國際會展中心、阿里Z園區、龍華機場航站樓升級等項目建成投用,數字谷全面建成,金融城初顯形象,數智中心加速建設,龍騰大道全線貫通,自然藝術公園二期部分建成……一個個地標熠熠生輝,讓黃浦江西岸更優空間品質和內暢外聯交通基礎日益呈現,讓沿江開發效應和西岸品牌效應向南拓展、向腹地延伸。

與硬件更新同步的,是治理模式的深層變革。徐匯濱江創造性成立的共建共治聯盟以“5+X”為基本體系,搭建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主體參與的議事協商協作平臺,堅持以“黨建引領、協同共治”破解城市治理難題,不斷推動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模式創新,聚力打造國際大都市的卓越水岸、驅動未來的高質量發展極。今年,聯盟還發布西岸“一起來”公益行動并成立一支志愿聯隊,通過一系列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項目,構建“3+1+N”的公益生態,讓“共擔責任”“志愿同行”在水岸蔚然成風。

徐匯濱江成為市民休閑運動好去處(央廣網記者 郭振丹 攝)

從創新產業的硬核布局,到商旅文體展融合的活力場景;從“工業銹帶”的有機更新,到共建共治的治理創新——徐匯濱江的每一步探索,都緊扣“人民城市”與“高質量發展”的雙重命題。隨著“來上海,游西岸”品牌走向全球,這片水岸不僅為上海增添國際化新地標,更以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成為向世界展示上海高質量發展的“濱水會客廳”。

編輯:鄭曉蔚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