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車博物館“四史”主題參觀(本文圖片:央廣網發 上海汽車博物館提供)
回顧70年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從一無所有到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從依賴進口到自主“智造”的光輝歷程,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汽車工作者的艱苦奮斗和辛勤付出。改革開放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從1978年到2018年,汽車年產量從14萬輛到現在的3000萬輛,汽車產業成為了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海汽車博物館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切實抓好“四史”學習教育,作為“以史為鑒,繼往開來“。
以史為鑒——學習汽車歷史,了解發展變革
作為國家工業水平的象征,汽車工業的發展與GDP有著高度吻合的增長曲線,它不僅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和科技發展的標桿,更是衡量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一個標準。上海汽車博物館以“汽車工業發展歷程“為主線,打造了一條紅色探館路線“國貨之光”,以沉浸式學習體驗回顧中國汽車工業70余年的發展史。上海汽車博物館的館藏珍品1959紅旗CA72、1974上海牌SH760A等知名國車,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里程碑式的經典車輛。
作為中國汽車夢的開端,1959紅旗CA72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它曾是建國10周年之際的獻禮之作,也曾是國家領導人的首席座駕,它更是中國汽車享譽國際的一面紅旗。
1959紅旗CA72,上海汽車博物館館藏
館藏的另一珍品——1974上海牌SH760A,則更多地承載了上海老百姓的記憶。作為80年代前國內唯一大批量生產的普通公務用車,上海牌轎車不僅曾是時尚生活的象征,還銘刻著改革開放初期的激昂歲月。
1974上海牌SH760A,上海汽車博物館館藏
館方所打造的《國貨之光——記憶中的國產交通工具》視頻課程還入選了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繼往開來——明晰歷史方位,把握時代走勢
上海汽車博物館推出的“四史“微黨課《車輪向前·從汽車工業發展看改革開放之路》,以汽車文化研究員的講述、課件演示、短片播放和互動展示等形式,通過“中國汽車工業的創業史”,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見證了中國工業發展的蒸蒸日上與人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日新月異,中國汽車成為中國與全球時代工業進程的縮影。
“四史教育微黨課“現場
通過利用好館藏的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激發起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愛國之情,將強國之志轉化為報國之行。上海汽車城有限公司黨委第四支部參與了上海汽車博物館“四史”微黨課,現場反響熱烈。有黨員干部表示:“學習四史是讓我們銘記初心,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了來時的道路。車輪上的歷史,也是歷史的車輪,載著我們走向偉大的復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