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7月23日(記者楊靜 通訊員沈莉)日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以下簡稱上海岳陽醫院)一位針藥復合麻醉無氣管插管下同時行雙側乳腺象限切除和肺癌切除術的患者出院。針刺麻醉這一中國原創技術在加快患者術后康復的道路上,不斷創造出新奇跡。
岳陽醫院針刺麻醉團隊又有新突破 無管化胸部聯合手術患者康復更快捷(央廣網發 上海岳陽醫院提供)
53歲的范女士,曾有過一次乳腺結節手術史,今年在體檢時又發現了雙側多發乳腺結節,為手術治療她住進了上海岳陽醫院。術前胸部CT檢查時,醫生還發現其左上肺有一直徑9mm的不均質磨玻璃結節,高度懷疑惡變。乳腺科、心胸外科醫師仔細檢查、評估后認為她左肺和雙乳的結節均需及早手術。
“在保證手術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減少創傷減輕痛苦,助力手術患者快速康復,一直是我們團隊努力的方向!”岳陽醫院針刺麻醉MDT團隊仔細評估、分析病情,和范女士與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為范女士進行現代針刺麻醉(針藥復合麻醉)無氣管插管下胸部聯合手術。
一次手術,解決范女士身上的兩個大“麻煩”。整個手術無氣管插管、無深靜脈及動脈置管、無導尿管,基本達到無管手術標準。胸引管也在術后18小時內拔除。
“針刺麻醉真是太神奇了!這次我真的一點沒吐,一點不痛!” 術后不到24小時,范女士已經輕松自如自行走出監護室回到了普通病房,“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昨天才開了兩個大刀啊!”此時,除了身上的三個3cm小切口,你完全無法將她和大病患者聯系在一起。術后五天,患者出院。“真是沒想到,恢復得實在太快了!”出院當天家屬滿面笑容感嘆道。
隨著心胸外科微創手術技術的迅速發展,單孔胸腔鏡在肺癌手術治療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但常規肺癌胸腔鏡手術一般都需要放置氣管插管、動靜脈導管,留置導尿管、胸腔閉式引流管等。但不能忽視的是這些管道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給患者帶來負擔、疼痛和不便。
在術后加速康復的理念下,結合現有的醫療技術,在保證手術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有沒有可能將這些管道痛苦瀟灑地擯棄,讓手術患者的康復更便捷、更快速呢?上海岳陽醫院給出了肯定的答復。周嘉院長帶領的心胸外科團隊已進入了現代針刺麻醉——針藥復合麻醉下的無管手術時代,給眾多肺部手術患者帶去了福音。
周嘉院長指出,所謂的Tubeless手術,指在圍手術期避免給患者插入各種管道,以此減少管道刺激帶來的損傷,從而加速患者康復,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超微創”技術。而針藥復合麻醉Tubeless技術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礎上,努力將創傷減低到最小。可大幅度縮短麻醉準備和手術時間、術后復蘇快、顯著減少術后鎮痛藥物使用、提高了臟器保護、減少圍手術期并發癥發生、明顯縮短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費用,使手術患者的康復更快速、更便捷,實現醫患間的“雙贏”。
值得一提是,2020年6月,周嘉團隊的“針藥復合麻醉無氣管內插管在心肺手術中的麻醉技術”,通過了上海市醫學會的評審,被批準為中國原創的新技術項目,為針刺麻醉技術的全面推廣,為加速康復外科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開創了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