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7月16日消息(記者楊靜)近年來,上海市靜安區和轄區內所有三級醫院都建立了醫療聯合體,形成南、中、北區域醫聯體并進,專科醫聯體為輔,專科聯盟為補充的區醫聯體網絡格局。“發揮區域康復優勢,全面落實康復分級診療”項目成功入選第二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
為提高居民獲得感為重點,靜安區積極推進智慧醫療服務,便民利民衛生信息化應用不斷推出。以“醫療+互聯網”思維為導向,開展健康門戶網站、微信平臺、支付寶服務窗、健康靜安APP四大系統的“健康靜安”系列信息惠民應用的建設,為全區的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在線預約掛號、掃碼支付、報告查詢、就診記錄查詢、健康檔案查詢、健康管理等服務。
如何讓患者少跑腿,減少排隊等候時間,讓就醫更加舒適便捷?南京西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互聯網醫院建設,擁有了獨立的互聯網醫院牌照,并在7月份正式投入運營。同時,中心為患者推出“診間支付”功能。醫生在給患者看完病,開具處方單或檢驗單后,患者便可在診室內使用手機或醫保卡余額完成“診間費用支付”,整個支付過程不足10秒。繳費成功后,處方上將清楚地顯示所配藥品、數量、金額和“診間支付完成”的字樣。患者拿著這份單據,就可直接去藥房領藥。不僅如此,中心還實現了多種互聯網支付功能,如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輕松掃一掃,便可快捷的支付醫療費用。
此外,考慮到社區“一老一小”群體的特殊性,健康靜安還設置了添加家庭成員功能,除本人之外,每人最多可以綁定6位成員,可以幫助家人或者朋友進行預約掛號,有效地解決了 “一老一小”預約就診的問題。
靜安區衛生健康委主任葉強表示,下一步,靜安區還將優化區域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加大基礎設施設備的投入,支持老年醫學、老年護理、康復醫療的體系建設;同時加快婦、兒等短缺學科建設與配置,加快綜合醫院向康復醫學、老年醫療、老年護理院轉型,形成以區域醫療中心、各級各類公立醫院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社會辦醫療機構為補充的醫療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