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3月5日消息(記者唐奇云 通訊員趙月)“去集結海內外茫然無措的炬火,讓每個人的光和熱,都高效有序地傳遞到需要的同胞那里!边@是華東理工大學的青年學生志愿者、商學院2015級博士生徐冉,在這場疫情中許下的一個承諾。如今,她和志愿者團隊一起搭建了多個信息匯總平臺,讓數以千計的熱心人突出虛假過時信息的重圍,將海內外同胞的心情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一名武漢人的責任心

  1月20日左右,看到在武漢做醫生的同學在群里求援,官方也開始報道武漢一線醫療物資緊張的情況后,武漢姑娘徐冉感受到這次疫情不太一樣。當她看到志愿者招募的信息后,抱著為家鄉做些事情的心態,她果斷加入其中,陸續又加入了很多志愿服務的微信群,和一群懷著赤子之心的人一起尋找緩解當地疫情的方法。

  這些群分工明確,有的群專門收集一線信息進行核實,有的群召集了300多家酒店來接待全國各地的醫療團隊,有的群組織了大量廚師和司機志愿者專門給一線醫護人員做飯送飯,有的群組織了1000多名司機專門運輸物資,有的群專門去周圍收購蔬菜以及各種生活必需的物資。‘

 

本文圖片:徐冉為武漢防疫戰貢獻自己的力量(央廣網發 華東理工大學供圖)

  “這讓我感覺到,雖然武漢街是空的,城是封的,但大家的血還是熱的。”那時的徐冉站在他們之間,積極地做著群內信息定向傳遞的工作。

  發現弊端后,她在行動

  然而,隨著志愿工作的深入,徐冉漸漸發覺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弊端!坝械尼t院信息已經過期了,有些群的海關物流信息也不對稱,因為各個群之間沒有互通,還有很多零散的海外華人找不到組織,或者籌集了物資也沒有辦法和國內一線醫院對接起來。甚至很多不太懂醫療物資規格的熱心人花了很多精力和金錢,卻購買了不符合醫療標準的物資。”徐冉說。

  于是,徐冉決定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有效整合資源,為武漢防疫戰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征得志愿服務組織的同意后,徐冉在協和醫院信息的基礎上,與志愿者團隊一起建立起了碎片化信息的匯總平臺。平臺的設計思路覆蓋了從醫院需求,到海關物流,到物資購買,再到其他相關信息匯總的方方面面,另外還設計了信息收集的模塊。

  1月29日當天完成產品設計,6小時內平臺搭建完畢,這個匯總平臺當日夜間就開始了上線運營(網址:https://wh.opensource-service.cn/(Wuhan2020))。

 

  平臺一上線,就在各微信群獲得了大量支持和歡迎。大家爭相提供信息更新和渠道,以及轉發該信息。短短五天之內,就有十幾個國家地區的4000多人訪問,搭建了十幾個行動小群,完成了上百個信息的轉化,達成了幾十個運送活動傳遞。徐冉所在的志愿者組織,雷厲風行地架起了援助者與被援助者之間的橋梁。

  跨越國界的并肩作戰

  除了搭建信息匯總平臺,徐冉還隨著海外志愿者團體想盡一切辦法來支援祖國。大批量購買醫療物資的渠道受阻,就在住處附近一點點購買再匯總;當地交通管制,就有當地的司機志愿者和物流公司接過接力棒;所在國家醫療物資基本告罄,就去尋求其他國家的物資,從澳洲、日本、德國、英國找到了芬蘭、印度、摩洛哥。海內外志愿者們突破重重艱難險阻,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只為將彼岸的援手送抵故鄉。

  “其實我和很多人一樣,在還沒有加入志愿者團隊時,看到很多網上的負面新聞和信息后,情緒也很低落。但是自從進入到志愿者群后,我發現大家其實都是閃光的,只需要一個很小的火花,就都會亮起來,聚在一起就會發出很大的光和熱!

  徐冉說,在她接觸到的一些海外同胞里,有位正在美國訪學的醫生,看到這些信息后,第一時間就選擇回武漢和同事一起到第一線去。而更感動人的是,他的父母,也是兩位退休的醫生,本來同孩子一起在美國,看到這些信息時,第一時間和孩子說的是:“這不行,我倆也得回醫院去,你幫我們一起訂票吧!

  一幕幕感動的畫面深深印刻在她的腦海中。國家有難,全員行動,正是每一位有擔當的中國人在同祖國一同戰斗,徐冉也相信,我們最終終能戰勝疫情:“中國人民是偉大的。在這么多天來,我所接觸到的、看到的所有身處一線和后方支援的人們,都是真真正正用盡全力、奮不顧身的投身在這場戰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