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7月3日消息(記者周洪)昨晚(2日),梵志登執棒紐約愛樂樂團以莫扎特《D小調第二十鋼琴協奏曲》和勃拉姆斯《C小調第一交響曲》,開啟了為期兩周的“上海醫藥邀您共享 2019上海夏季音樂節”。擔綱鋼琴獨奏的是2015年肖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得主趙成珍。這位炙手可熱的鋼琴新秀憑借“與生俱來的優雅,恰到好處的激情,毫無做作的詮釋”為第十屆MISA按下了開始鍵。
音樂節現場 (央廣網發 上海交響樂團提供)
音樂會前,上交音樂廳大堂內舉行了簡短的開幕儀式,各界嘉賓共同見證了MISA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不凡十年。上海夏季音樂節藝術總監,同時也是音樂節的發起人余隆頗有感觸,“正如夏季音樂節的英文名字Music In The Summer Air,十年前夏季音樂節的出現,讓上海的夏天有了音樂的活力。十年間,眾多海內外音樂家、音樂表演團體相繼在此登臺,為上海乃至全國的觀眾奉獻了無數個精彩的夜晚。我們從第一屆的停車場起步,到今天的上交音樂廳,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下來。感謝觀眾與我們一起走過10年,也要感謝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團隊。上海是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年輕的MISA為這座城市增添了絢爛的一抹亮色。期待下一個十年。”
與此同時,第十屆上海夏季音樂節的全新藝術裝置“竹林”正式亮相,這是繼“夏音”裝置系列后的又一“MISA”藝術創新之作。在林立的竹竿上映照出過往十年間,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和音樂團體,讓置身其中的觀眾在感受夏日竹影婆娑視覺美感的同時,也了解已走過十年的MISA,體會MISA不僅僅有音樂的節日氛圍。
2019上海夏季音樂節將從7月2日至15日的兩周時間內,上演23場演出,多場館室內外兼有的演出形式,讓眾口不再“難調”。其中在上交音樂廳主廳將有12場演出,演藝廳和城市草坪音樂廣場則將分別上演4場和7場頗有創新的節目。我們在節目單上看到音樂節的密集安排,甚至會出現三個不同場館同時有演出的情況,如7月10日,上交主廳、演藝廳和城市草坪將分別上演科林·柯里打擊樂團、埃本四重奏、西班牙吉他大師巴勃羅·賽恩斯·比列加斯等三場音樂會,頗讓觀眾有些難以抉擇的“幸!笨鄲。
從已經連續五年參加音樂節的紐約愛樂到逍遙音樂節上的主角BBC交響樂團;從烏特·蘭帕的《七宗罪》到邁克爾·沃尼的爵士鋼琴;從《培爾·金特》中一人分飾22角的王耀慶到拿起話筒卻不唱歌的《士兵的故事》中的旁白莫華倫;從上海學生交響樂團到小作曲家工作坊作品音樂會。兩周里,既有名團大家演出經典之作,也有大篇幅的兼具多元化和個性化的節目,無不顯示出MISA消除音樂界限,保持跨界創新“為古典加料”的理念,同時國際化的陣容和運作模式,探索人與音樂,尤其是青少年與音樂的多種關系,在塑成MISA藝術身份的同時,使音樂成為更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音樂節現場 (央廣網發 上海交響樂團提供)
作為2019年上海夏季音樂節的開幕音樂會,紐約愛樂與90后鋼琴家趙成珍精彩同臺。趙成珍在接受采訪時說,“莫扎特《D小調第二十鋼琴協奏曲》是我最喜歡的協奏曲之一,莫扎特一共寫了27首鋼琴協奏曲,其中有兩首是小調寫成的,這首便是其中之一。(這部作品)在我看起來有一點像歌劇,而且有一種陰暗的色彩,同時有很強的抒情性!
莫扎特的這部鋼琴協奏曲創作于1785年,是為維也納市立集會而作。雖然全曲三個樂章的華彩段落都遺失了,但后世許多作曲家都紛紛為其填補空白,貝多芬非常贊賞這首曲子,不僅公開演奏過這首協奏曲,并為之寫過華彩樂章。此次趙成珍選擇演奏的是貝多芬創作的版本。
曾有樂評如此評價趙成珍“鋼琴家古典的和聲、規范的音型、嚴謹的結構,再加上活潑動聽的旋律,譜面看似簡單,音樂實則深刻。”
而當晚的紐約愛樂無疑已是上海樂迷的老朋友,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樂團之一,樂團自1842年創立以來,先后涌現出了許多世界一流的指揮家,比如在1909—1911年擔任音樂總監的古斯塔夫·馬勒,這位杰出的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在二十世紀初投身于美國,并將他人生的最后十二年奉獻給了紐約愛樂樂團。除了馬勒以外,二十世紀世界排名前十的指揮家,如托斯卡尼尼、斯托科夫斯基、伯恩斯坦、馬澤爾等人都曾擔任過樂團的音樂總監。2018年,梵志登正式接任紐約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同年他就帶領樂團赴上海演出。今年的上海夏季音樂節,我們將再次感受到這樣一個歷史悠久、被諸多世界頂級指揮大師指導的樂團帶來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