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4月12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在今天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介紹了上海增強城市核心功能,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進展情況。尚玉英表示,上海市十次黨代會以來,上海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持續深化貿易流通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向縱深發展,以貿易集聚、資源配置和貿易創新為代表的核心功能基本形成,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創造了良好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上海貿易創新功能基本形成,成為各類新型貿易發展的高地。五年來,上海順應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發展趨勢,推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在貿易領域的廣泛應用,為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增添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電子商務持續快速發展。依托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推動電子商務全面融入生產、生活各領域,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為代表的“四新經濟”蓬勃發展,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聯合各區開展“互聯網+”商務創新實踐區建設,在生活服務、產業服務、科技服務等領域實施重點項目100多個。2016年電子商務交易額2萬億元,是2011年的3.6倍,建成4個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和7個市級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快遞年業務量突破26億件,日均超過700萬件,僅阿里巴巴旗下平臺每天從上海發往全國各地的快遞就達300萬件,貨值9億元左右;網訂店取、網訂店配、社區配送綜合服務點、農村電商服務站、智能快遞柜等“最后一公里”服務模式更加多樣化。
新型貿易業態不斷涌現。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流通和交易模式創新深入發展,成為傳統市場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培育形成100多家平臺型企業,其中千億級平臺5家、百億級平臺21家,2016年平臺交易額1.8萬億元,增長14.1%,平臺交易撮合、金融服務、價格發現等功能進一步增強,有力促進了流通效率的提高和流通成本的降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提速,開展通關服務、外匯支付、零售出口等業務試點,2016年跨境電商試點模式業務量近25億元,比上年增長6倍,開辟了國際貿易新渠道。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平行進口汽車、國際中轉集拼、保稅維修、保稅展示交易、保稅融資租賃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進展順利。
“互聯網+”引領消費加快升級。聚焦商圈、業態、企業三大核心要素,連續三年滾動實施90項總投資達793億元的商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特別是商業大數據的發展為傳統零售插上數據的翅膀,推動消費市場向全渠道、全品類、全時段、全體驗、全客群變革,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企業不斷涌現,主題型百貨、品牌旗艦店、高端定制等體驗型、個性化、場景化的商業業態加快發展,K11、大悅城等成為融文化藝術、餐飲、娛樂、社交、親子、生活服務等于一體的消費新地標。2016年,包含商品和服務的網上購物交易額5604億元,是2011年的9.6倍,已相當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1.2%。
未來五年,是上海建成國際貿易中心的決定性階段,將落實《“十三五”時期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規劃》的要求,著力提能級、強功能、補短板,深入推進以優進優出為核心的貿易轉型升級,進一步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深入構建與國際高標準貿易投資規則相適應的貿易制度環境體系,進一步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深入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促進國際國內要素自由流動,提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競爭力和輻射力,助推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
尚玉英表示,上海將著力從以下六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推進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打造貿易制度環境新高地;二是促進對外貿易優進優出,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三是推動投資貿易深度融合,激發貿易增長新動能;四是提升內需市場能級,促進新消費創造貿易新供給;五是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推動貿易流通能級邁上新臺階;六是增強服務輻射功能,拓展貿易發展新空間。同時,為使目標更明確、舉措更有力、任務更翔實,將重點推進八個專項行動計劃,即新消費引領、優進優出戰略引領、市場流通創新、服務貿易創新、總部經濟提質、生活性服務業提質、貿易便利化提速工程和裝備走出去提速專項行動計劃。力爭通過全市上下堅持不懈的努力,確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資源配置功能、與我國經濟貿易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貿易中心的目標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