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正式施行。拼稅費、拼補貼的“內卷式”招商不再是主流,“資本招商”這類更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做法得到更多重視。

資本招商,一般是以國資基金等為杠桿,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吸引和培育新產業。但同樣是給企業“錢”,資本招商無疑對地方政府的眼光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比起項目成功后再投資,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其實反而更賺錢,但大家都不愿意做,市場主流都是投后期。”一家基金公司的老總說。背后原因諸多,有對短期收益的追逐、對風險的顧忌,也有團隊判斷力的不足。

因而,國資更應承擔起選對方向、撬動引領更多社會資本的關鍵角色。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愈發重要的當下,地方政府能否承擔起“投行”的角色,能投、有錢投,敢投、善于投,進而實現高質量招商、培育高成長企業?近年來,上海做了不少創新探索。

投資向“早、小、硬”靠攏

上海的資本招商起步得很早。早在2013年,嘉定區南翔鎮就成立了上海南翔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2.9億元,聚焦股權直投和產業引導基金兩塊業務。在轄區內優質企業融資難的時候,南翔創投負責“拉一把”,幫企業渡過難關。2019年以來,南翔創投根據轄區內企業君賽生物的研發生產需求,向其投資2000萬元,并以“市場化主導、專業化運營、效益化投資”為方向,撬動更大規模的資金助力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南翔創投投資的上海復容卿云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基金規模超過4.2億元。該基金返投上海君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君賽生物2019年才在南翔成立,南翔創投認準了創始團隊的潛力,在企業初創階段就對其投資。今年,君賽生物創新TIL療法的臨床結果首發國際權威雜志,TIL治療肺癌注冊臨床也已啟動。

對君賽生物的投資代表著一種風向——這幾年,上海國資投資開始向“早、小、硬”靠攏。新近成立的臨港集團司南基金更是其中代表,司南基金總經理李偉介紹,基金主要面向前沿領域早期科創型企業,圍繞坡長雪厚賽道,思路從原來的“搬大樹”轉變為“發掘一棵好苗子,幫它慢慢成長”。

氮化鎵半導體功率器件企業紅與藍微電子從設立之初的天使輪到近期的Pre-A輪,司南基金和其合作伙伴都參與了投資。如今,紅與藍在國內中高端功率半導體市場的產品已經出貨,企業估值達到數億元。

此外,司南基金還參投了智元機器人、標新生物等多家初創企業,它們現在都已成為各自領域的明星企業。

瞄準早期的投資,招投聯動的效果也更好。臨港科投公司孵化部總監周祥麟告訴記者,多數企業落戶時想要的條件主要有三類:要政策、要投資、要業務。對初創企業來說,上海的政策優勢不大,業務資源對接則很難立竿見影,而實打實的投資,最能打動它們。紅與藍、庫薩科技等科技企業,都在投資談攏后,爽快地入駐了臨港集團旗下的園區。

要素資源投資也“解渴”

資本招商的新風向,讓初創企業出頭的概率變得更高。但即便投早投小收益更高,其見效較慢、存在風險的特性,也使得這一模式需要來源更多元的資金支撐。

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多地共同出資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案。2022年6月,總規模100億元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成功備案。基金首期,松江區認繳出資3億元,嘉興市、杭州市、金華市、蘇州市、湖州市、宣城市、蕪湖市、合肥市各認繳出資1億元。

九城市共同出資,在G60科創走廊聚焦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幫助中早期項目的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這在長三角是首例。截至今年3月,已有17家企業獲基金投資,總額達5.42億元。這些企業分布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都處于快速成長期。

更通行的做法是撬動社會資本。憑借在科創領域的深厚積累,臨港集團獲得社會資本更多信任,后者一改以往只愿投后期的做法。目前,由臨港科投發起設立的司南基金有四成資金是民營背景,早期項目的有限合伙人中,一家知名投資公司已連續跟著投資了三四個項目。

嘉定科投集團則充分利用本地龍頭企業的影響力,與其合作投資。今年,嘉定科投集團與集成電路領域硅片制造企業滬硅產業,聯合參與投資新微資本發起設立的上海新微集成電路創新基金,基金目標規模20億元;還擬與上市企業聯影醫療共同參與投資上海生物醫藥并購基金,基金目標規模100億元。

產業龍頭企業還為小微企業提供設備、服務等間接投資,“解渴”程度不亞于直接給錢。比如,臨港集團旗下司南半導體孵化器與積塔半導體合作,為孵化器內初創企業提供生產流片服務。司南生命科技孵化器還與南模生物共建疾病模型研發聯合實驗室,供孵化器內企業使用。

臨港科投公司總經理助理張馨尹告訴記者,積塔這樣的半導體生產龍頭企業,通常是不太會接小微企業的小規模訂單的。小企業也沒渠道、沒財力對接積塔。在臨港科投牽線下,這些合作都落地了,初創企業解決了痛點需求、省了錢;龍頭企業也有望在用戶做大做強后,獲得長期合作收益。

打開思路破解招商裉節

隨著路徑逐步成熟,上海一些地方也開始嘗試一些新做法,破解資本招商過程中的裉節問題。

今年3月,臨港新片區啟動了X·TIME國際創業大賽,設置了汽車電子、關鍵軟件、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四個新片區重點發展的新質生產力賽道。大賽勝出項目能獲得司南基金投資。臨港科投公司還通過與農商行等合作,為其提供長期低息的“鑫孵貸”金融產品,實現投貸聯動效應。

近年來,X·TIME大賽、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越來越多。“以賽代招”,聯動金融支持,一定程度上相當于借用專業評審能力,代替投資前的背調,更精準地選擇科創種子項目,降低“看走眼”的風險。

還有些初創企業,缺乏資金,但又不愿意稀釋股權。針對這一問題,臨港新片區推出“撥投聯動”模式:在企業初創期,通過專項補貼形式支持企業研發,如果成功,這部分補貼可以轉化為一小部分股權。和風投比,同樣的金額所占的股份比例只有約10%。

做法創新,理念也在逐步更新。李偉說,傳統創投基金主要承擔“財務投資人”的角色,但司南基金努力以“聯合創始人”的角色融入企業初期發展,在企業戰略決策、公司管理等方面給出具有現實影響力的建議和幫助。

投資后,保持耐心也相當重要。嘉定區天使基金投資的一家經營汽車類媒體業務的企業,在2022年前后遇到困難,收入明顯縮減。經協商,天使基金與團隊達成暫不回購的意向,目前企業運營已回歸正常軌道,現金流及利潤有望進一步好轉。

在嘉定科投集團總經理樊珠看來,保持耐心的前提是優化投資評估機制,評估一個周期內總投資收益而非單個項目收益。當前,安徽、湖南、成都、無錫等省市政府均已出臺相關規定,針對直投提高容錯率、延長退出期。

記者手記

在強調“投行”思維的當下,政府招商的底層邏輯發生改變。每一分錢在投出去之前,都要經過反復思考、分析、推演。

這避免了“內卷”導致的資源浪費,也降低了項目風險以及債務危機發生的可能性。但反過來,也可能讓投資決策變得保守。

“科技創新本身成功率就很低,這家孵化器里二十幾家剛創始的企業里,能有一家發展成功,就已經很不錯了”“投10個中等規模的項目,有3個成功了,總體就是賺的,不能揪著剩下7個的失敗不放”……采訪中,好幾位國資基金負責人都呼吁,盡早落地更寬容的容錯機制,提高投資容虧率。

資本招商的步子不能邁得太大,也不能過于求穩而不敢邁步。把握好平衡,一方面要求招商團隊修煉好“內功”,提升投資判斷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配套頂層設計及時跟進,讓專業人士能放開手腳發揮主動性。這樣,才能實現高質量招商,進而推動高質量發展。

編輯:林馥榆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