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區分得最好 榜尾街鎮浦東占三分之一
根據“榜單”,崇明區、長寧區、徐匯區的生活垃圾分類綜合排名靠前,虹口區、奉賢區、楊浦區、靜安區、嘉定區、閔行區、松江區、寶山區、普陀區、青浦區緊隨其后,黃浦區、浦東新區和金山區位于最后三位。
街鎮綜合排名評選出了“優良中差”四個等級,在29個優秀街鎮中,崇明區共有13個鎮和2個鄉上榜,長寧區有4個街道1個鎮上榜。而在68個評分差的街鎮中,不乏陸家嘴街道、南京東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等中心城區街道。其中,浦東新區的街鎮數超過20個為最多。金山區9個居其次,松江區、寶山區、黃浦區共6個。
測評考核標準:垃圾廂房容器是否規范?居民是否參與分類?
此次,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委托專業第三方機構,按照“雙隨機”(居住區、訪問員隨機)原則,對全市居住小區進行實地測評。
今年4-6月,全市共計抽取居住區樣本4051個,分布在全市16個區、220個街鎮(鄉、工業區),共計完成實地考察5246次,居民訪問20409份,物業管理人員和志愿者訪問4191份。市分減聯辦還邀請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共同參與本次測評,共回收有效數據430份,分布在全市16個區。
垃圾分類實效綜合測評主要圍繞居住區的“五有”標準開展:即有設施設備、有宣傳告知、有物流去向、有長效管理、有分類實效。其中,有設施設備、有宣傳告知兩項為基礎項目,占分45%;有物流去向、有長效管理、有分類實效三項為提質項目,占分55%。也就是說,如果市民居住的小區垃圾箱房按照分類要求改造完畢,垃圾分類容器配置到位,基本能做到人人參與垃圾分類,那么該居住區就是分類實效達標小區。
首批18個示范街鎮中打浦橋街道被評為“差”
其實在今年3月,首批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示范街鎮公示18個名單出爐,分別為:重固鎮、虹橋街道、程家橋街道、周家橋街道、城橋鎮、新江灣城街道、天目西路街道、嘉定工業區、長興鎮、堡鎮、新河鎮、葉榭鎮、虹梅路街道、涼城新村街道、江寧路街道、甘泉路街道、打浦橋街道、方松街道。
達標街鎮考評標準為街鎮轄區范圍內居住區、單位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率80%以上。東方網記者對比發現,打浦橋街道在今天公布的測評結果中等級為“差”。天目西路街道、葉榭鎮、江寧路街道和甘泉路街道等級為“中”,其余13個街鎮均為優良。
根據上海市上半年垃圾分類推進進展,上半年各區、各街鎮已大部分完成硬件設施改造和配置。截至6月底,全市居住小區中設施設備配置到位的已達到88.9%,分類實效達標小區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
下半年,市分減聯辦將進一步加大測評中居民參與率、分類準確度等實效性指標的所占比重。小區居民“垃圾分了沒有,分清爽沒有”將成為判別小區和街鎮垃圾分類是否做到位的第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