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長胡廣杰。
上海地價房價基本平穩 二手房價格指數環比下降2.7%
胡廣杰認為,當前上海住房體系可以用三個時期概括。第一,是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關鍵期。“近兩年來,上海的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健康發展,地價房價基本平穩,市場的預期也比較穩定。”胡廣杰表示。根據統計數據,2018年上海一手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面積分別比上一年同比增加2.2%和5%,一手房價格指數上漲0.4%,二手房則下跌了2.7%。“總體來說是一個非常平穩的市場。”胡廣杰說。
“當前,上海還處于居住矛盾的轉化期。”胡廣杰表示,統計數據顯示,到2018年底,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經達到37平方米,“目前的居住矛盾主要已轉向解決兩類人群的居住問題。”胡廣杰表示,“一類是本市戶籍中的住房困難群眾,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家庭。另一類是對上海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非戶籍常住人口,特別是青年人才,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的力度。”
“我認為,我們目前還處于一個租賃住房體系的構建期。”胡廣杰說,“一方面,要有效增加租賃住房供應量。另一方面,還要加快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公共服務以及權益保障,打造符合超大城市人口和居住特點的住房租賃體系。”
胡廣杰做客“2019上海廣播民生訪談”。
廉租房受益12.5萬戶家庭 非滬籍家庭今年可申請共有產權保障房
近年來,房管部門構建了優化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征收安置住房構成的“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
從今年2月26日起,上海開展了廉租住房申請審核“全市通辦”,即:申請對象從原本的只能在戶籍地提交申請,調整為可以到全市任何一個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提交申請。“截至三月底,累計受益家庭12.5萬戶,正在享受保障的為4.35萬戶。”胡廣杰介紹。
去年以來,上海大力推進公租房高質量發展,推出一系列改革便民舉措。胡廣杰介紹:“截至3月底,全市公租房(含單位租賃房)累計籌措房源17.6萬套,歷年累計保障對象約50萬戶。”
去年,上海在虹口、松江和金山開展符合條件非滬籍常住人口申請共有產權保障房試點工作。胡廣杰透露,今年將共有產權保障房受益面擴大至部分非滬籍家庭,年內將適時啟動全市面上非滬籍家庭申請受理工作。
菜單式服務讓居民加裝電梯“少走彎路”
加裝電梯關乎民生痛點。記者今天來到“加裝電梯模范小區”三涇南宅居民區。在現場記者看到,該小區的三部加裝電梯正處于施工在建狀態。
據了解,三涇南宅居民區始建于1994年,屬于典型的老式多層居民區,其中60歲以上老人近2500人,占總人口數80%以上。
三涇南宅居民區成功加裝的第一部電梯,由退休工程師李祥玉2015年6月起發起征詢,并于2016年7月竣工。居委書記王效潔告訴記者:“第一部加裝電梯成功后,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應,不少樓組都躍躍欲試,居委會借鑒成功經驗,成立了‘加裝電梯自治聯盟小組’。”在自治聯盟的幫助下,2016年很快有了第二個成功案例。
目前,三涇南宅居民區有2部電梯正常運行,4部在建,2部已經完成立項,2個樓道已經完成意見征詢,另有多個樓道正在進行居民意見征詢。并于2019年3月,周家橋街道發布了《2019年加裝電梯調研白皮書》。
王效潔說到:“‘白皮書’的出臺像菜單式服務,可以讓居民知道自己家的樓道到底能不能加裝電梯,為什么不能裝,難點在何處,并給出指導意見,居民們對專業情況提前掌握,就可以少走彎路,提高加裝成功率。”
截至本月,上海已有429幢房屋完成了加裝電梯立項,其中,已經加裝完成投入運行的137臺,正在施工的有七八十臺。房管部門根據基層群眾需求,在強化業主主體前提下,完善配套措施,做到“能加、愿加則盡加、快加”。
今年計劃完成1245個小區雨污混接改造
在上海,一些老舊小區存在雨污混接現象,后期處理起來難度高、成本大。胡廣杰介紹,目前全市共排查出住宅小區雨污混接點3253個。
2018年,上海全面啟動住宅小區雨污混接改造工作,由市房管部門負責統籌推進住宅小區雨污混接改造,水務部門負責其他類型雨污混接改造。胡廣杰介紹:“我們將重點對小區內的陽臺立管、房屋出墻管、雨污水管道等設施進行雨污混接改造。對條件較差的部分小區,采用末端截流井方式解決雨污混接問題。”
據胡廣杰介紹,“去年,上海全市已完成698個小區改造。今年,計劃完成1245個小區改造。”解決雨污混接問題需要居民的大力配合,胡廣杰呼吁,“改造工程如果打擾到市民的生活,請大家諒解。但為了留住綠水青山,請支持小區雨污混接改造工作,共建、共享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