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1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長三角作為我國創新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加強協同創新一直是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和重點指向。

在11月13日舉行的第七屆長三角科技交易博覽會開幕式上,“嘉定科創核”規劃正式發布。依托“一島一環、三片三芯”的規劃布局,“嘉定科創核”未來將打造成為顯示度最高、轉化最便利、場景最未來、人才最密集、街區最生活的顛覆性科技成果首發區、長三角未來產業策源地、國際活力科創街區,成為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的硬核動力源,院地合作科技創新的“核爆點”。

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表示,嘉定是科學衛星城,是上?苿撝行闹匾休d區。在國家級科研院所高密度集聚區,規劃建設“嘉定科創核”,具有良好的基礎和優勢,不是白紙上起高樓,是添磚加瓦,進一步強化、提升,進一步集聚、輻射,打造形態上更具感召力的科創高地。

“嘉定科創核”,坐落于嘉定新城菊園新區,是嘉定院地合作千億級科技園的核心區。核心區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協同發展區涵蓋菊園新區全域及周邊區域。核心區擁有5家國家級科研院所,230家高新技術企業,6000名科研精英,具有院地合作功能平臺、科創產業平臺、科創服務配套等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系統。

厚積薄發,提升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嘉定科創核’落戶在菊園,這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將進一步發揮菊園新區的科技資源優勢、人才優勢、產業優勢!卑l布會上,嘉定區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嘉定科創核”規劃圖(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菊園新區科創資源豐富,國家級大院大所大師云集,擁有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上海微系統所、上海硅酸鹽所,以及中物院上海激光等離子體所、中電科三十二所共五家國家級科研院所。經過多年發展,菊園新區已匯聚六千名科研與創新創業高質量人才、230家高新技術企業、千余家自主創新型科技企業,從最初的“科研園區”拓展為上海市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超越摩爾”生物芯片,“羲和”世界最強激光,薄如紙、可折疊的工業尺寸柔性單晶硅太陽電池,面向新型芯片的絕緣材料“人造藍寶石”,首創基于蠶絲蛋白的植入可降解、人體可吸收的微納電子和光電子器件……聚焦國家重大需要、助推經濟社會進步、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在位于菊園新區的國家級科研院所,一個個填補國內外科學研究空白、領航世界科技前沿的新進展不斷涌現,相關科研成果被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等競相刊載。

為中國空間站研制高溫材料實驗柜、無容器材料實驗柜,承擔相關材料實驗任務和分析測試工作;為“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研制650根初樣加正樣600毫米超長BGO(鍺酸鉍晶體)……探索星辰大海的征程上,多項閃耀中國智慧的科研成果,也來自菊園轄區的科研院所。

“我們將更有力支持國家級科研院所顛覆性創新,聚焦重點區塊集聚高水平科研載體,將科創核打造為芯片、新材料、航空航天、重大裝備等領域全球最前沿、科創顯示度最高的重要陣地!本請@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30年,科創核將集聚市級以上科創平臺30家以上,科技型企業占比超過70%;科創核財政科技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達到10%以上,科創政策支持力度保持全市領先。

成果轉化,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菊園新區科研院所的重要可轉化成果,與上海市、嘉定區戰略性產業發展方向高度契合,具有廣闊市場潛力。”嘉定區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創核聚焦嘉定區汽車“新四化”、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集成電路)、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三大千億級主導產業,大力完善專業性科技服務體系,推動未來智能、未來材料、未來空間三大未來賽道中具有原創性技術突破和顛覆性重大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嘉定科創核”總體規劃發布(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而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七屆知識產權運營大會上,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所熱電半導體產業化項目、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柔性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在內的7個項目正式與菊園新區簽約。菊園新區——國家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2024版)同步亮相,該項目庫涵蓋轄區內五大國家級科研院所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六大領域的300個項目。

為加快構建有利于促進成果轉化、創新策源的生態環境,科創核將憑借菊園新區與國家知識產權運營(上海)國際服務平臺、孵化機構、科研單位的良好合作基礎,進一步打通科研院所成果對接、評估、篩選、落地、孵化、培育、成長等全鏈條服務,幫助企業建立知識產權價值運營意識,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化、商業化、產品化。

根據建設規劃,科創核將通過完善專業性科技服務體系,全面強化創新鏈“0.5-1-10- 100”前端環節,力爭做到“一院所一高質量孵化器(概念驗證中心)”,成為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最便利的區域。到2030年,科創核院地合作成果轉化數量、質量將顯著提升,經過評估推出的年度院地可轉化成果數量達到1000項左右,年度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 200 億元。

品質生活,與科技“雙向奔赴”

“我的孩子今年13歲了,在菊園新區的中科院上海實驗學校讀書,這是一所很不錯的公辦學校,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們這些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楊莉萍表示,她們全家都居住在菊園,對菊園的工作環境和生活便利性感到滿意。

創新之道,惟在得人。作為上海市首批“15分鐘社區生活圈試點”,菊園新區在不斷完善就業、文化、養老、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傾力打造科創核“15分鐘科創服務圈”,持續舉辦“院地科技藝術節”“科創人才羽毛球邀請賽”“青年科研人才聯情聯誼”等活動,堅持把最好的資源、最優的服務提供給科創人才。

今年,菊園新區還與轄區內5家國家級科研院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青菊聯盟,攜手打造“1+5”沉浸式宣講基地,在貼近市民工作、學習、生活的良性互動中,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實現精神文明與科技創新的“雙向奔赴”。

在此基礎上,“嘉定科創核”制訂了“科創顯示度最高、轉化最便利、人才最密集、場景最未來、街區最生活”的發展目標。根據規劃,到2030年,科創核人才資源增量達到8000人以上,以知識產業及顛覆性創新領域的賽事活動,以及元宇宙消費、綠色AI水域、低空服務等未來科技消費場景營造,形成“場景化科技招商”的示范區;完善人才居住、強化專家療養、布局全齡創意生活、促進人群交往,形成最具生活氣息的國際化科創社區。

編輯:鄭曉蔚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