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是城市的“面子”,隱藏于地下、密集交錯的各類管網,是城市的“里子”。為保障現代城市各類要素有序流動,燃氣、供排水、供熱、電力、通信等城市地下管線發揮著基礎作用。今年以來,各地城市管網改造和建設紛紛按下“加速鍵”,許多城市都將地下管網改造和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城市“里子”工程為何會加速,取得了哪些進展?

入冬以來,北方各地都進入了供暖季,哈爾濱市民發現,家里的溫度比往年穩定了不少。

穩定的供暖,來自于當地供熱管網的智慧化升級。一家供熱公司今年對區域內的地下供熱管網進行了數字化改造,通過新鋪設的光纜,實時捕捉到管線運行的動態數據,傳輸到后臺逐一排查,一旦發現異常,就能精準定位,從而有效調節溫度。

變得更加智能的還有地下燃氣管網,在山東濟南,智慧燃氣運營平臺已經將工程建設、通氣點火、安檢維修、管網巡檢等生產運營和服務全流程納入其中,通過自動化數據分析和智能監控等手段,讓地下每根“毛細血管”都清晰可見,調度人員能實時掌握運行狀況,保障千家萬戶的用氣安全。

截至2023年底,我國城市供水、排水、污水、燃氣、供熱管道總長度367.65萬公里。與公路網、鐵路網等相比,城市地下管網雖然不常被人注意,卻是城市運轉的生命線,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礎保障。

去年以來,“地下管網”多次被中央重要會議提及,并被視為城市更新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據悉,未來五年,我國將重點加快實施城市燃氣、供水、排水、污水、熱力和地下綜合管廊“五網一廊”更新建設。預計在未來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各類管網總量將近60萬公里。

擁有1000多萬常住人口的青島市,地下管線種類繁多,錯綜復雜,據不完全統計,僅市區就有8大類19種,對于城市的安全運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建筑科學領域學者的鄧慶堯,多年來他圍繞這座大城市看不見的“家底”進行了細致調研,為加強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建言獻策。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教授鄧慶堯認為,“很多管線已經超出了正常服役期限,還在超負荷運轉,這樣就存在著爆管泄漏的問題。青島又是沿海城市,地下水位高,氯離子的含量也很高,加速了管道的老化和銹蝕,危險性要更大一些。”

青島地下管線所面臨的問題,在我國許多城市都普遍存在,這是中國在城鎮化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從開發增量到改造存量,背后是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龔道孝認為,“基于城鎮化中后期階段,城市發展到了存量更新和增量建設并重的時代,城市的安全問題也更加突出。比如城市內澇問題、供水安全保障問題、燃氣安全問題,這些問題是在城鎮化中后期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同時還有一個大的背景就是氣候變化,城市地下管線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安全工程,在這個時候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夏季汛期頻降大雨,讓青島市民牟淑君感到意外的是,她居住的小區內并沒有像往年一樣,發生污水冒溢、雨水倒灌的情況。去年,這處建成40多年的老舊小區完成了雨污管網改造,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居民的問題。

除了排水管網的改造,今年以來,青島市還加快推進市區老舊供水管網、設施更新改造,計劃利用三年時間改造老舊市政供水管線81公里。看不見的“里子”工程建設,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這座城市的外貌。

黃島路片區位于青島歷史城區核心區域。片區內的里院建筑群,是地域文化和異國文化相融合的產物,也是青島乃至全國特色民居的典型代表。因建設年代久遠,黃島路片區道路老舊,幾年前還是各種空中纜線密布,到了雨季沿街污水橫流。如今,這里已經被改造一新,除了雨水污水管以及燃氣管道以外,原來散布在空中的各類纜線,都被放進了一條575米的地下微型綜合管廊。

城市綜合管廊,通俗來講就像一個集體宿舍,原本架在空中的電線、通信電纜,埋在地下的自來水管、消防水管等統統“住”在了一起,是解決“馬路拉鏈”問題、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的關鍵舉措。這段小型管廊的建設,正是青島市歷史城區地下空間綜合利用的首個試點項目,是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重要創新舉措。地下管線的改造,也讓黃島路片區路面環境大為改觀,成為人氣滿滿的商業步行街區。

作為國內較早探索的城市之一,青島于2008年率先在青島高新區啟動建設了55公里地下綜合管廊,并于2010年投入使用。2016年4月,青島入選全國第二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在5個區域建設了21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總長度超49公里,如今已全部投入運營。2019年,隨著試點任務完成,青島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并沒有止步,而是結合城市更新建設,城市道路、管網建設改造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同步建設,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市政管線多頭管理的問題,青島還成立了市一級協調機制。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設施建設處處長那振宇:“青島市在推進地下管網管廊建設工作中成立了由住建、發改、財政、自規、城管、水務等多部門聯合組成的專項工作組,從部門與部門間、市區兩級政府間、政府與企業間、不同專營企業間四個維度,建立了‘條塊結合、上下聯動、一方需求、多方響應’的工作協調機制,為地下管網管廊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印發,對城市洪澇治理、地下管網改造作出具體部署。中央財政著手支持城市更新,擬對首批15個城市給予定額補助。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明年將在兩個1000億元項目清單和投資計劃中,主要安排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管網建設。

改革舉措不斷落地,各地管網改造更新的步伐也在加快。眼下,重慶正大力推進中心城區排水設施“廠網一體”建設運維,搶抓中央補助資金支持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契機,未來三年內,將建設改造中心城區城鎮排水管網3000公里以上,總投資約176億元。在重慶兩江新區一段26米長的管道內,存在1處破裂、2處腐蝕的病害,目前,施工團隊正在進行地下管網病害修復的前期準備工作。他們出動了靈巧的內窺機器人打頭陣,不需要人員下井,就能對管網內部情況一覽無余,全程記錄。配合非開挖的紫外光固化修復技術,無須大動工程,就能安全、高效、低影響地完成病害管網修復工作。

非開挖的紫外光固化修復技術已經在全國多地得到了應用,在福建漳州市漳浦縣城區,施工人員正在對一段長30米的地下污水管道進行非開挖修復。過去這一年間,他們已經切身體會到地下管網改造所帶來的市場機遇。

安越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代安強:“現在公司非開挖修復的管線長度同比增加了60%,主要覆蓋范圍也從去年中東部地區往西部拓展。市場還是很有前景的,我們也非常有信心。”

地下管網改造涉及材料、設計、施工、監理等多個環節,能夠直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據初步測算,“十四五”期間,全國地下管網改造投資將超過萬億元,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當前,我國城市發展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舊改”“新建”這兩個關鍵詞將伴隨城市更新始終。地下管網建設是民心工程,也是良心工程,在做好老舊管網改造的同時,也要抓好新建管網的規劃、建設與管理,提高城市安全韌性水平。(焦點訪談)

編輯:李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