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團聚之后又要分別了,胡漢權拉著母親的手哭成淚人。曾鑫 攝
快要過年了,奔波一年的人們開始陸續回家。回到熟悉的故鄉,守在父母身邊,陪他們一起吃頓飯、聊聊天,或是一起到外面走走看看,無疑是最幸福的事,因為在中國人的腦海里,春節回家是人之常情。
23日,新華社一組圖片報道《33歲父親趕路24小時返家3歲兒子路口等待》刷屏,感動無數人。華西都市報記者轉發了這篇報道,武警四川總隊的一位警官打來電話,告訴我:“這組圖片讓人流淚,讓我想起我的一位戰友,他的故事,幾乎和這位33歲父親一樣,你想聽聽嗎?”
回家 他已19年沒陪父母過年
讓我們來認識一位堅守在春運執勤崗位上的四川武警警官。19年沒有回家過年的他,跋涉千里與家人的一次短暫團聚,是這個春節里最美好的記憶。
他就是武警四川省總隊一支隊警官胡漢權,今年是他值守春運執勤崗的第四個年頭。這個70后的湖北漢子,18歲當兵,從讀軍校那年開始,已經連續19年沒有回家過年了。
每次看到年長的老人,老胡都會不自覺地幫一把,因為他們的背影總讓老胡想起家鄉的父母。按照往年的經驗,春節后,成都火車站的執勤壓力會更大,因此,他今年仍然不能陪父母過年。好在老胡有四天假期,趕在年前,他決定用這4天時間,回湖北老家看看父母。
“小年”前的一天,為了趕上最早的一班火車,老胡五點起床,不到六點就到達了火車站。老胡提著一個大包,裝得滿滿的,都是給父母的禮物。
早上7點12分,老胡踏上了D638次列車。從四川成都到湖北英山的老家,他要換乘動車、客運大巴和小汽車三種交通工具,單程1300多公里,耗時17個小時。
禮物 給父母從頭到腳換上新衣
鐵路延伸的另一端,是家的牽掛。沉甸甸的除了行李,還有思念。火車一路向東,穿過城市鄉村,穿過大橋隧道,奔向老胡魂牽夢繞的故鄉。17個小時的奔波之后,晚上十點,老胡終于到家了。
因為提前通知了家里,老兩口晚上一直在等著兒子回來。老胡過年回家的禮物,是給父母從頭到腳的一身新衣服。他說,自己每年都會給父母買一套新衣服,因為農村不穿新衣服就不算過年。
老胡的母親有聽力和語言障礙,父親在智力上也有缺陷。胡漢權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都在縣城打工。平時老胡不給父母錢,是因為二老不認識錢,也不會花錢。他給妹妹留下一張銀行卡,用來給父母購置生活用品。
回家的第一頓早餐,是母親煮的清湯雞蛋面。只有三個人吃飯,母親卻一口氣往鍋里打了六個蛋。推推搡搡間,母親非要把雞蛋夾到老胡的碗里。簡陋的家里,四間小屋,一張桌子,幾個板凳。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幾個土雞蛋就是母親覺得最好的東西。
兒子在一天天長大,父母也在一天天變老。每次回來,老胡都會盡自己所能幫家里多做些農活。
分離 抱著年邁父母哭成淚人
殺年豬、打糍粑、燉火鍋……19年沒有回家過年,老胡已記不清家鄉的年夜飯是什么味道了。得知他回來,家里的親戚全都趕來聚在一起,特意為他準備了一桌團年飯。
英山縣有很多水庫,老胡家門前也有一個。第二天一早,老胡和妹妹背上母親、帶上父親到周邊最大的張家咀水庫去散步。
能夠背著母親的旅行,是讓老胡感到最幸福的事。四年前,老胡和愛人第一次帶著父母去武漢買東西,兩位老人特別高興。而那次經歷之后,老胡和家人就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利用每年的假期,帶著將近70歲的父母到全國各地去旅行。
為了趕上第二天早晨的火車,下午四點,老胡就要準備坐朋友的車先回武漢了。每次離開前,母親都會默默地看著兒子。老胡不知道下次再回家是什么時候,告別的時候,老胡對父母說,下次回來帶他們到北京去玩。眼淚從這個漢子眼圈里滾落下來,不一會兒他已哭成淚人,眼淚流在父母的衣襟旁。
連軼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逢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