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作為共享經濟中的新興事物,從去年開始,像雨后春筍搬發展開來。摩拜單車、ofo單車、優拜單車等單車企業借助互聯網鳳潮迅速出現在了城市街頭。通過掃描二維碼來解鎖停在路邊的自行車,去到較近的目的地。這種快捷便利綠色的出行方式,受到大眾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共享單車建立在共享經濟之上,通過互聯網媒介整合線下資源,并取得經濟紅利。作為共享經濟的遵循者,單車發展改變了生活方式,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商業價值,但畢竟作為新事物,仍處在探索和完善階段。
有媒體報道,近日ofo單車在鄭州遭遇了尷尬,據網友爆料,“ofo小黃車在鄭州已經變了味,鄭州滿大街的大爺大媽圈塊地都說是自己的地點,看管自行車都要收費,不管你是什么共享單車還是私人自行車。每次去推小黃車的時候,都要先拿一塊錢給他們,不然不讓用。”還有報道指出,無樁停車雖然方便,但亂停亂放,不利于用戶找車,甚至出現了被用戶私藏的情況。還有就是安全性問題,有報道稱,有小學生騎共享單車街頭追逐,引發安全擔憂。類似于上述問題,共享單車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尷尬”,如何避免并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將是各方需要重視的。
企業應完善單車產品運營和質量體系標準 加大安全性投入
作為共用單車,用戶個人維護的欠缺和企業本身所承擔的較高維護成本,時刻考驗著企業的資金鏈能力;作為基本的交通工具之一,單車質量問題直接關系到用戶體驗和用戶安全;關于殘損單車的修繕和回收也是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結合上述幾點,單車企業應健全和加強資本運作管理,從用戶體驗和安全入手,提升單車質量。
科學決策 完善單車發展模式
一些大中城市,道路規劃不合理,自行車道和機動車道難免產生沖突。同時,停車位的缺乏、城市擁堵、單車只適合短距離出行等等都制約著共享單車發展。有分析指出,在國內,制約共享單車走得更遠,可能并不是資本是否給力。而可能是以下幾個因素:國內的空氣環境。霧霾頻發,導致人們自然會減少在室外活動,更多的可能會選擇公交地鐵和駕車出行而不是單車;公共交通設施逐步完善,使得人們乘坐公交地鐵出行越來越方便,自行車出行逐步退出主流。簡言之,促共享單車良性發展,制約和影響因素都客觀且長期存在。這就要求相關企業能未雨綢繆,制定科學合理的商業發展模式,讓資源能有效利用。
政府相關部門做好相對調控和監管
相關部門可對共享單車發展做好規范引導工作,通過法律監管共享單車使用中的違規亂停亂放、違反交通管理規定等問題。有數據顯示,2016年上海涉及不滿12周歲未成年人的非機動車交通事故共發生245起,造成85人傷、1人死亡;涉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的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共發生1509起,造成456人傷、1人死亡。近日,上海市教委和交通管理部門與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共同協商,將推出一系列規范未成年人騎行或駕駛非機動車行為的舉措,包括嚴禁12周歲以下孩子騎行共享單車等。另外,相關部門可以科學規劃放置單車區域,避免與其他行人和車輛發生位置沖突,并找出對策維護單車騎行和放置秩序。比如北京市交通委1月20日表示,將研究出臺規范租賃自行車停車秩序試點區域及措施辦法。同時,相關企業和相關部門可針對單車中出現的假二維碼詐騙等,通過技術手段避免用戶利益受損。
共享單車,或者說共享經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是機遇和挑戰并存,通過相關企業和部門聯手協作,找出其中的良性發展支點,來撬動共享價值將是各方要共同關注的。(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