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琦:湖南永順老司城申遺過程艱巨 百姓全力支持
2016-03-05 22:33: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 “文化湘軍”異軍突起——湖南連續3年進入全國文化產業發展十強,在全國文化產業版圖中舉足輕重。如何盤活本地特色資源,讓文化惠民照亮百姓生活?如何發揮文化產業在結構調整中的戰略性作用,打造湖南文化產業升級版?如何用文化助推精準脫貧,早日建成全面小康?中央臺駐湖南首席記者蔣琦對話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文化廳廳長李暉,暢聊“如何讓文化惠民照亮百姓生活,共同實現‘文化小康’”。
去年七月,湖南永順老司城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成為湖南首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這樣湖南的世界遺產變成了三個,另外兩個是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和崀山“中國丹霞地貌景區”。
蔣琦表示,湘西對湖南人來說是一個百寶箱,美麗神秘、民族色彩豐富、原始韻味濃郁。老司城遺址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遺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體現了迄今已經消亡的這個土司文化傳統,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的產生、發展和消亡整個過程。填補了中國土司制度考古學的空白,也見證了漢文化與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中國古代中華民族大融合和民族區域自治的成功案例。可以說老司城遺址與周邊美麗的山水融為一體,體現了文化與自然緊密結合,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特征。
蔣琦介紹,老司城遺址背靠大山,是一個群山環抱的地方,現在有22戶農民,房屋就已經把遺址蓋住了,在恢復遺址的過程中,必須把22戶村民搬遷出去。老司城遺址申遺是從2010年開始啟動,到2015年申遺成功,歷時5年,相對來說比較快。申遺成功有三個特點,一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從2013年到2015年省政府連續三年都將老司城申遺工作列入了重點工程,各部門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全力支持申遺工作;第二就是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聯合湖北、貴州的土司遺址在一起,捆綁申遺,在功能和性質上互補;第三是離不開當地老百姓的支持,22戶農民的房屋覆蓋了文物就要全部進行搬遷,而老百姓非常的支持。可以說從一個小山包,變成一個世界文化遺產,過程是非常艱辛的,它凝聚了當地的黨委政府、專家學者和當地百姓的智慧和努力。
編輯:寧菁菁
關鍵詞:湖南;申遺;成功;百姓
同一個祖先血濃于水,共一個中華情重于山。今天(22日),丙申年海峽兩岸炎帝陵祭祖典禮在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地——湖南省炎陵縣隆重舉行。
2016-11-22 09:46:00
“入冬初月,金橙飄香。熱情、好客的苗鄉兒女歡迎你共聚麻陽,鑒賞嘉樹、同品佳橙、共享壽果!”11月20日,在長沙舉行的“2016·麻陽冰糖橙采摘節”推介會上,
2016-11-21 14:32:00
湖南武岡美術人終于有了共同的“家”。近日,在武岡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的領導和支持下,武岡市美術家協會正式成立,這標志著武岡美術事業正朝著規范化和專業化邁出堅實步伐。
2016-11-21 13:54: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