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 我們來了】

  光明日報記者 王東

  近日,隨著國家體育館和五棵松體育中心的兩支場館運行團隊正式進駐場館,北京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群)運行團隊全部實現一線辦公。這同時也標志著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正式向賽時體制轉變。

  2021年新年伊始,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籌辦工作進入沖刺階段,隨著2020年年底各競賽場館全面完工,2021年年初,各場館團隊陸續就位,各項重要任務正在逐項落實。

  北京冬奧會計劃使用12個競賽場館,根據場館空間范圍和運行特點,共組建9個場館(群)運行團隊。目前,所有場館(群)首批工作人員全部到位,涉及500余名核心人員,由北京冬奧組委、屬地黨委政府、場館業務主單位等多方面人力資源組成,覆蓋競賽組織、場館管理、人員管理、技術、電力、安保、醫療防疫等25個業務領域。

  “運行團隊是場館運行工作的主體,也是賽時承擔一線運行指揮、競賽組織、賽時服務、運行保障、資源調配等綜合任務的戰斗集體。”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解讀,“組建場館團隊是場館化的重要標志。場館化,即將人財物、空間資源、運行計劃等在場館層面進行一系列整合與規范的動態過程,是國際通用的奧運會籌辦的組織模式,是實現場館高效運行的必經過程。”

  張家口古楊樹場館群是最早迎來運行團隊入駐辦公的場館(群)之一。2020年10月27日,團隊入駐后立即投身工作,梳理重點任務,完善規章制度,順利完成場地認證考察任務。延慶場館群團隊目前已有130余名工作人員,他們也于2020年年底開始到場館辦公,至今陸續組織了醫療急救、高山滑雪與雪車雪橇競賽組織、賽事組織風險研判與應對等專題培訓,不斷提升著團隊戰斗力。

  作為北京賽區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2020年11月下旬迎來首批運行團隊工作人員。當時“冰絲帶”尚未竣工,運行團隊的辦公室是集裝箱式房屋,下場館時還需佩戴安全帽,伴著挖掘機和電鉆聲工作,雖然條件有些艱苦,但他們仍圓滿完成了前期的準備工作。

  北京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部長姚輝表示,場館化辦公意義重大:“一是將籌辦工作的重心調整到場館運行上來,將對之前制定的系列運行計劃、政策標準、運行程序等進行實戰檢驗;二是將籌辦優勢力量集聚到運行團隊中來,將98%以上的問題發現在場館,解決在場館;三是將全體工作人員納入場館管理體系,團隊采取主任負責制以及‘單項指揮、雙向匯報’的運行模式,力求高效決策、高效運轉。”

  下一步,各場館團隊將緊密結合場館特點和運行實際,圍繞測試活動部署工作任務,優化人員結構,壯大團隊力量;加強團隊建設,加快培養一支專業化、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辦好“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推動四個辦奧理念在場館一線形成生動實踐。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