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1月9日,在由經濟日報社主辦的“2021中國經濟趨勢年會”上,與會嘉賓聚焦“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觀大勢、明趨勢,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開好局、起好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依然有諸多有利條件,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鞏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2020年中國經濟交出壯麗答卷

  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盛來運表示,2020年,中國經濟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經濟運行逐步恢復,整體好于預期,為今年經濟運行打下了良好基礎。從2020年前11個月的情況來看,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四大宏觀經濟指標表現都好于預期。

  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經濟增速逐季回升。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就業形勢持續向好,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物價形勢總體可控,整體呈現“前高后低”態勢,全年CPI指數將控制在3%的預期目標之內。盛來運表示,國際收支更是好于預期。上半年防疫物資和辦公用品的出口,對出口保持穩定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季度以來,中國的產業鏈優勢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力,一些訂單開始向國內回流。

  2021年將延續穩定復蘇態勢

  “2021年盡管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形勢挑戰,但是有利條件還是比較多的。綜合判斷,今年中國經濟將延續穩定復蘇的態勢,并且向常態化回歸,運行在合理區間。”盛來運表示。

  從供給端來看,生產在穩定復蘇。工業在去年四季度基本恢復到往年的常態;今年的服務業將好于去年,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重要部分。從需求端來看,制造業投資從去年四季度開始企穩回升,隨著市場形勢的好轉和消費環境的改善,消費也會穩定復蘇。從政策環境來看,項目落地將對投資等各方面需求產生正向拉動,“六穩”“六保”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改革開放創新紅利繼續釋放。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外機構普遍對2021年中國經濟運行數據作出樂觀預測。對此,多位與會專家提醒,增速高是因為基數低,要警惕數字幻覺,保持清醒頭腦。盛來運表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仍將是恢復性增長,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我國消費潛力巨大,但確實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制約因素。尤其是消費便利化程度不高,對消費形成抑制,這是應該重視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中國貿促會原會長姜增偉表示,為有效擴大消費,除了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結構等措施之外,還應加強流通體系建設。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謝經榮認為,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農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鄉村振興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形成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氛圍,形成雙向流動、各得其所、互利共贏的局面。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隆國強表示,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關注國際環境變化中呈現的4個深層次趨勢性變化,從而實現趨利避害,加速中國發展。一是國際經濟格局深化調整,大國博弈日趨激烈;二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技術變革迅猛推進,各國爭奪技術制高點的競爭日趨激烈;三是國際治理體系在加速演變,爭奪規則主導權的競爭日趨激烈;四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既對當前的經濟運行產生巨大沖擊,又會對未來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中國要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實現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要把握好幾方面關系。一是實現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動態平衡,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二是要實現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動態平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至關重要。三是要實現擴大開放、深化改革與國家安全的動態平衡。

  “只有站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層面來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才能找準著力點和著重點,才能邁好第一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培勇表示,宏觀經濟政策布局首先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還要對癥下藥,不同矛盾和問題需要用不同的辦法加以對沖。

  “今年宏觀經濟政策布局要‘擠牙膏’。所謂‘擠牙膏’是指遇到何種問題、遇到何種程度的問題,就用多大程度的宏觀經濟政策加以對沖,控制好‘力道’和‘劑量’。”高培勇說。

  盛來運表示,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抓住經濟穩定恢復的窗口期,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夯實“穩”的基礎,拓展“進”的動力,使我國不僅在全球范圍內引領增長,也為構建新發展格局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