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會是什么樣子?

  記者從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了解到,眼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規劃正緊鑼密鼓編制。該規劃不但與國家和市級規劃銜接,還首次與廊坊市及北三縣等地的規劃對接,推進交通、生態、公共服務、產業聯動等方面的協同發展。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規劃對接從源頭上避免了各自為政、互不咬合的狀況,共同繪制京津冀協同發展宏偉藍圖。

  為何重視規劃對接? 推動實現一體化聯動發展

  11月2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的會議室里正舉辦一次緊張高效的對接會。城市副中心、廊坊市及北三縣的規劃編制團隊齊聚一堂,迅速落實前一天北京市主要領導與河北黨政代表團座談的精神。

  自今年初,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規劃起草以來,像這樣的對接會已開過多次。哪怕是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時候,編制團隊也以視頻會議等方式,始終保持緊密聯絡。

  五年規劃,要勾畫出地區發展的圖景,將成為各級各部門的行動綱領。規劃對接為什么如此重要?

  “要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僅靠通州區的空間和資源承載力,難免捉襟見肘。所以必須把廊坊市的三河、大廠、香河三縣當作重要腹地,為城市副中心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去開展交通、產業、生態、公共服務的布局。”城市副中心管委會發展改革局局長張艷林說。

  對城市副中心和北三縣的發展,中央提出了“四統一”的要求,即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還發布了《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協同發展規劃》。“統一規劃是核心,也是重中之重。”張艷林說,雙方近年來建立了溝通合作機制,但在五年規劃上的直接對接還屬首次。“這次的對接真正把‘四統一’落到了實處,有利于推動與北三縣一體化聯動發展出實效。”

  怎樣與北三縣對接? 建立規劃編制工作對接機制

  規劃對接并非“走過場”“拍腦袋”,而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建立起穩定的長效機制。

  在對接方式上,形式靈活多樣,如座談、研討、考察、視頻連線……碰到難啃的“硬骨頭”,更是多方合力攻堅。在對接層級上,省市、區縣、委辦局等各層級均建立了對接。

  共識在頻繁的溝通中逐步建立:就拿備受期盼的軌道交通平谷線來說,其規劃線路西起東大橋,向東至城市副中心,經河北省燕郊鎮,終點在平谷區。地鐵建設本就牽涉多方、耗資巨大,平谷線又在京冀之間來回穿行,因此勢必要多地緊密協同,才有可能在規劃建設、投資模式、成本分擔、利益分享、運營模式等環節達成一致。

   一次次規劃對接會,有力推動了這條軌道交通線的落地。今年4月,平谷線全線取得了近期實施規劃方案批復,一項項前期工作都在加速推進。

  開門做規劃: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和通州區聯合組織開展“十四五”規劃社會問卷調查工作,共收到近1.8萬份有效問卷,其中有24.93%的人住在除通州區之外的京津冀都市圈。不少人熱切表達了自己的期盼:在交通、醫療、產業等方面,希望加強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的聯絡。

  這些建議迅速送到了規劃編制團隊的案頭,并得到了高度重視,在規劃編制中充分借鑒吸收,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規劃有什么亮點? 目標是讓多方都獲益

   “規劃對接不能是‘剃頭挑子一頭熱’,而要讓多方共同獲益——城市副中心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北三縣居民也能共享發展紅利。”城市副中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規劃對接后,初步梳理出“十四五”時期城市副中心的重大項目清單,共8000多億元投資。

  交通一體化: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將在“十四五”期間投入使用;平谷線、京唐(濱)城際等軌道交通延伸至北三縣;推動實現北運河互聯互通;推進一批跨區域道路建設,加速交通服務同城化,共建區域快速公交走廊,保障北三縣群眾快速通勤和出行便利。

  生態大保護:協同建設潮白河生態綠帶,讓群眾共享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共同實施北運河綜合治理工程,完善跨流域河流水環境治理聯席會議制度;深化區域污染聯防聯控。

  公共服務布局延伸:加強教育合作,支持優質學前教育、中小學與北三縣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統籌布局優質醫療資源覆蓋范圍,引導北京優質養老資源向北三縣延伸;推動跨區域實現職住平衡,就業與居住空間的匹配融合。

  產業聯動發展:推動共建產業園區項目,構建區域協同的產業鏈和創新鏈;推動張家灣設計小鎮、宋莊藝術創意小鎮等與北三縣特色小鎮產業集群功能聯動。

  ……

  城市副中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副中心“十四五”不僅在規劃階段實現對接,今后還將在實施階段建立評估、落實環節加強對接,共繪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宏偉藍圖。(總臺央視記者 何暢 楊凱)